大學師姐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一問之下,得知去杭州旅行,正在路上。四月,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世間所有的一切欣欣向榮,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么,唯恐辜負這大好河山、秀麗景色。
四月初的時候,我獨自一人下江南,慶幸的是那里有同學可以投奔,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北方,也是第一次自由行。心情很激動,也有些忐忑,但還是鼓足勇氣邁出了第一步。我很慶幸那時自己堅持了下來,記得跟媽媽說起自己假期的出行安排時,不出意外地聽到了媽媽的勸阻聲,她不放心我自己一個人出門,14個小時的臥鋪這件事,就是讓她首先焦慮的危險因素。我跟她慢慢解釋,說,現在很安全,我也坐過火車,雖然經歷不太美好,更何況,我已經工作了,是成年人了,我有判斷危險的能力,也會竭盡全力不讓自己陷入到危險的境地。還好媽媽只是擔心我的安全,并沒有阻止我的出行計劃,只是最后千叮萬囑地說,一定要時刻保持聯系、匯報近況。我連忙說,遵命,遵命。
以前我的,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不夠強大,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離開自己的“舒適區”,看看外面的世界。每當談及旅行時,總是心向往之,而力不足。因為自己認床,如果在外面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還怎么有精力出去游山玩水呢,不行不行。因為腸胃不好,吃的東西涼了或是硬了,都容易消化不好,我曾經在火車上吐過一整個晚上,就是因為上車之前吃了一碗有點兒油的面條,所以,還是不行不行。因為身體素質差,每天上班回家吃完晚飯,都得先在床上躺半個小時,才能堅持8、9點鐘的活動,不然真是累得頭都抬不起來了,所以,還是不行不行。因為難得出去旅行一次,想去看的風景,體會的風情,都是自己中意的,如果跟同行的朋友意見不合,無論最后聽誰的,總覺得會差強人意,所以還是不要不要了。
就這樣,我否決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心動,總覺得時機尚未成熟,沒有找到志同道合、完全合拍的伙伴,旅行計劃就這樣被擱置、放棄,最終慢慢消失在我的記憶里。
直到今年年初,偶然看到一位作家姐姐的親生經歷,讓我醍醐灌頂,慚愧不已。她24歲的時候完成了17歲許下的愿望,臺灣環島自由行。一個小姑娘,背著一個雙肩包,里面不過二三套衣服,脖子上掛著相機,就靠自己的一雙腿、一張嘴,十一天,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墾丁、花蓮等等,完成了自己年少時的夢想。從這本書里,我知道了很多地方,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仿佛和她一起經歷了很多事情,莫名地被一種神奇的力量牽引,下定決心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看看誠品書店、嘗嘗士林夜市的大腸包小腸、逛一逛臺北故宮博物院,我覺得自己好像武俠小說里的習武之人,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身體里被注入了無限的精力,特別想要做些什么,必須做些什么。就在我決定辦護照和簽證的時候,無意得知,蘇州也有一家誠品書店,于是,毫不猶豫,下江南,上蘇州。如我所愿,當我真正站在誠品書店里面的時候,意外地,心情很平靜,周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而我輕輕對自己說,你看,你就站在這里,站在你前些天心心念念的地方,有些事,你不去做,就永遠只能放在心里,而當你真正邁出那一步的時候,你才是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很高興的是,在誠品書店里,看到了那位作家姐姐的書,真的特別想問問她,當年獨自上臺灣誠品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幾年后,你自己的書會出現在這里的書架上,被同樣有著夢想的他們看到,并且帶給他們無限能量。
外出游玩的幾天,的確辛苦,回來后工作繁重,加上搬家的事情,身體有些吃不消,連軸轉了半個月,這周末終于空閑下來可以睡個懶覺了。看過這樣一段話,關于旅行的意義,親自背著背包走出原來的小世界,觀察當地人的生活與言行,讓內心有所感悟與思考,而不僅僅是吃喝玩樂,花錢去換視野和心胸是最值得的事情。
旅行這件小事,隨心就好,聽從內心的聲音,走自己想走的路,帶著夢想一起出發,邊走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