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結束整理心愿清單,里面有一條是電影《奇怪的她》,于是晚上下載下來看。電影的主角是一個脾氣暴躁不討好的老太太,在聽到家里人商量要將自己送去養老院后,來到一家“青春照相館”想給自己提前拍一張遺像,卻在鎂光燈一閃后年輕了五十歲,變成少女的她重新拾起了想要當歌手的夢想,并且和毫不知情的樂手孫子組成樂隊,用靈魂唱歌的她很快取得了成功,也幾乎要獲得愛情,但這時孫子卻出了意外,為了拯救自己的孫子,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青春,放棄自己的第二次人生,重新變成一個老太太,就像是做了一場夢。
電影的內容當然遠比這點敘述要豐富,不過在此說得太過詳細就有了劇透之嫌。
看完電影我突然想起,小時候幫媽媽收拾書柜,找到一個帶著金色搭鎖的精致本子,我還沒打開就被媽媽快手拿了去,她把本子收了起來,告訴我這可是她少女時代的日記,臨末還帶著一絲少女的狡黠瞥了我一眼。
后來這本日記我也還是讀了,當然是在我媽媽的允許之下。日記里她寫自己父親被批斗去世后家里艱難的日子,她和我舅舅打架的事,后來我姥姥改嫁的事,以及她被迫輟學工作的事。
她可以說是生活在一無所有之中,所有的東西都要靠自己去打拼來,不但如此,還要兼顧著一家大小——重點高中的校花,文科第一名,因為家中掏不出學費而不得不去化工廠里做女警衛,后來又憑自己的努力考上工大拿了個不大不小的學位,在教師招聘考試里以第二名的成績成了我們鎮上私立小學的語文老師。
后來她因為我奶奶的緣故和我爸爸離婚,和另一個人在一起,然后又經歷中年喪偶。現在我離家在外,她有一個工程師男朋友,時不時兩個人會一起出去游山玩水。看起來似乎終于是苦盡甘來,但其實什么時候也沒甘過,生活還是有大大小小的麻煩和病痛,而我媽媽對苦也幾乎習以為常,反倒是非常感激自己所能擁有的一切。
我曾經和她沖突不斷,我對她沒能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庭充滿怨懟,她對我的管束也讓我覺得非常惱火——為什么就不能像別的男生的家長一樣放養自家孩子呢?為什么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卻只是生氣發脾氣呢?在外面炫耀自己兒子取得的成績,回來卻對雞毛蒜皮的事都感到不滿,這算是何等的虛榮?最嚴重的時候我們吵得不可開交,我沖進廚房就在自己胳膊上劃下十幾個血口子,當時我覺得絕望透了,我怎么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沒人理解我而我甚至無處可去。
而現在想來,感到更不知所措的應該是她才對。出生在一個莫名其妙的全民運動里,莫名其妙地就失去了父親,莫名其妙被迫接受一個繼父和全村人的碎嘴議論,看著自己與大好前程中隔著一道永遠跨不過去的溝壑,莫名其妙地和人結婚又因為出身被婆婆擠兌不得不凈身出戶再離婚——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兒子卻又問題不斷,她怎么知道如何才能教育一個青春期中對全世界都不滿的男生呢?她甚至連這個小孩兒在不滿什么都不知道,因為在她的青春里她甚至沒有權利不滿,所以她當然有權利困惑,發脾氣,表示不滿,感到絕望,又不得不繼續下去,總得給孩子飯吃,總得給他洗衣服,總得讓他有比自己更好的人生。
所以我看到吳末順的時候理所當然地想到自己的媽媽,她曾經想寫作,想談戀愛,想嫁給一個能和自己聊詩詞聊藝術的男人,但她不得不在一件件意外中匆匆忙忙地老去。她不是沒有機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但就像吳末順最終還是選擇讓自己的血液流淌進自己孫子的身體而自己頭發花白地老去一樣,我媽媽也選擇了把自己的青春埋進了家務里,埋進了毛線的糾纏里,眼角的皺紋像葉脈一樣生長,但又覺得并無不妥。
如果我的媽媽也能得到這樣的一次機會,在閃光燈的炫目中突然年輕三十歲,變成當年那個皮膚緊致眼中帶光的少女,她會做什么呢?會裝作是女大學生去蹭一次圖書館吧?或者去談一場校園戀愛?但我想她最后可能還是會選擇在我回家的時間里,將自己囿于案板與灶臺,給我包一頓餃子,炸一盤雞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