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論何時都能輕而易舉地擊中每個人的心窩。
文藝又干凈的青春,更是一劑治愈“未老先衰”之人的良藥。
恰逢《春風十里不如你》走進大家的視線,只聽劇名就足夠怡人,正值炎夏,卻仿佛嗅到春風徐來。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這句詩原本是馮唐用來描寫性的,有人評價馮唐說,“貧像王朔,靈光像小波,色像三級片導演”。但比起原著《北京北京》,《春風十里不如你》反而少了些情欲,多了份鮮活。
故事的開篇,雅痞少年秋水(張一山飾)和潑辣少女肖紅(周冬雨飾)不懟不相識。這里沒有或顯赫或悲慘的身家背景,純粹的青春從軍訓中的吵鬧聲開始。
這樣的年紀難免荷爾蒙不安分,前一秒鐘還在吵架的人,可能下一秒鐘就因為對方的眼神,心中暗生情愫。
肖紅望著趴在窗邊的男生們,當即就認定了秋水,而秋水看著樓下這個笑得燦爛的女孩,卻心生遲疑。
馮唐的在描述秋水這刻的眼神時,寫道:困惑而游離。
“不安分”的性格給二人創造了機會,悸動也時刻準備著發生。
同劇中年代,1992年王菲赴美學習音樂返港后,發表了新專輯《Coming Home》。在這張專輯中,中島美雪的作品被王菲二試歌喉,這首《容易受傷的女人》使她紅遍全港,迅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肖紅就是王菲那時的迷妹,當得知錄歌可能有機會參加偶像的演唱會時,她半夜偷偷跑到廣播室練習,唱的正是《容易受傷的女人》
情人難求愛人總是難留
我是容易受傷的女人
無情無愛無緣無奈的心
能不能過一生
誰會珍惜誰又懂得接受
這個容易受傷的女人
癡癡等到何時有情人
火熱的心會變冷
秋水聞聲翻窗進來,邊聽邊打量著眼前這個姑娘。在氤氳的燈光下,肖紅的臉變得柔和,秋水的眼神漸漸朦朧,絲絲不可言說的曖昧感隔著屏幕溢出來,讓整天叫喊“看破紅塵”的我們,都跟著怦然心動。
這首歌細膩的歌詞,加上王菲快要斷了的聲線唱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男女之間的感情,正如《詩經》中所說: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人在感情中很容易受傷,不要在她們的心里來來去去。
這首歌出現在這個橋段,也巧妙地暗示了后來肖紅多年的坎坷情路。
另一邊端莊穩重的班長趙英男在和秋水打交道的過程中,也逐漸被這個時而文縐縐時而調皮的男孩吸引住。從新鮮感轉為曖昧感,恰巧也是因為一首歌。
九十年代獲取音樂的途徑不像現在幾秒下載這樣簡單,一首首歌排列在叫做“磁帶”的小盒子里被珍藏著,每一次聽歌前開啟,都充滿儀式感。
秋水和趙英男溜到廣播室打電話,恰巧揣著磁帶,他給趙英男聽了自己最愛的歌手——“魔巖三杰”之一的張楚。
面對《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樣的搖滾樂,趙英男幾乎一無所知。
如果你不是一個搖滾迷,或者你是年紀稍微小一點的音樂愛好者,那么上面的這些人和歌你也許和趙英男一樣,都是頭回聽說。
1987年,年僅19歲的張楚只身來到北京,踏上了音樂之路。在錄制了一些并不出名的早期作品后, 1991年,張楚組成毒刺樂隊,參加了由“魔巖文化”打造的中國第一張搖滾樂合輯《中國火》的錄音,唱出了那首廣為流傳的《姐姐》。
1994年5月,張楚的第二張專輯《孤獨的人是可恥的》發行。這張專輯沒有《姐姐》那樣令人陶醉的傷感,更多的是對內心的抒發,每個人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聽著仿佛感受到那個不斷變遷中的時代。
與此同時竇唯的《黑夢》和何勇的《垃圾場》一同發行,“魔巖三杰”的稱號由此誕生。
同年“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何勇面向全場觀眾大喊:“香港的姑娘,你們漂亮嗎?”毫無預兆地點燃了臺下近萬名觀眾,現場陷入前所未有的瘋狂。
“魔巖三杰”迅速成為當時年輕人的精神領袖,這場演出也成為中國搖滾史上標志性的事件。
在秋水熱情地游說下,趙英男認真聽著,漸漸被歌詞中按捺不住的情緒感染,喚醒了她叛逆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通過廣播響徹營地,也喚醒了所有低迷的學生,開啟了深夜狂歡。
彼時大洋彼岸的鮑勃·迪倫正是搖滾樂壇中入行三十年的重量級人物,他把音樂真正變成了表達人生觀和態度的一個工具。 秋水受鮑勃·迪倫影響,借用他的話在廣播里對同學們說:“不能放棄搖滾。”
盡管劇情和音樂背景的時間線有些bug,但是想傳達給我們的意思顯而易見。
廣播室的這兩首歌,恰如其分地唱出了青春中的深情和莽撞,也聽出了秋水的糾結。秋水說:我戀愛了,可不知道是誰。面對截然不同的兩個女生他亂了陣腳,也正是他的模棱兩可,使三個人陷入了多年的糾纏。
年少中沒有對與錯,只不過是一個個愛與被愛,努力與堅持的故事。
我們都曾像秋水一樣,呆在象牙塔里心有不甘,在束縛下試圖“揭竿起義”沖破牢籠。
我們也曾因為一個人打開了懵懂的心扉,那個人盡管是千萬普通人之一,在自己心里卻是最特別。想到上學做操的時候偷看隔壁班喜歡的男生,就像肖紅面對秋水唱歌時,羞澀卻止不住內心的雀躍。
但是肖紅比我們更勇敢,她會涂上口紅對著秋水公然示愛,秋水說她是“災星”,她就順勢借此之名黏著秋水。盡管在旁人看來,她有些傻有些癡,甚至有人說她簡直是女追男的反面教材 。
可是愛情里又有什么榜樣?讓你知道我喜歡你才是最要緊的事。
肖紅和秋水的癡纏頗有幾分宿命的味道,嘴上嫌棄又互相離不開,明明相愛卻一再錯過。
在報刊亭下秋水和肖紅四目相對時,內心竊喜的肖紅等著秋水表白,秋水卻緊張得畏畏縮縮。兩人的帽檐反反復復摩擦觸碰著,微波蕩漾間,表面風平浪靜,也許心里早已翻起巨浪。
誰說私奔到天涯海角才是轟轟烈烈,你一個眼神就在我心中種下了海誓山盟。
這些適可而止的小情節,恰好能撩撥到你我的內心,思緒一下子就跳躍到了那個時刻。想起自己面對喜歡的人時,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回味很久。
我們的青春就是這樣,沒有那些生離死別的狗血劇情,多半也不轟轟烈烈,只不過是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擦出了些一星半點的火花。那時愛情里沒有計較,沒有套路,也沒太想過未來。
再后來時過境遷,我們都變成了有故事的人。
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或是已經年長的人們看到這些時,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只因青春與青春之間沒有區別,存在就是唯一的標準。
馮唐曾在博客中寫到:
“那時候,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激素分泌正旺,腦子里又沒有多少條條框框,上天下地,和飛禽走獸最接近。
但是,這些靈動很快就被所謂的社會用大板磚拍了下去。
雙目圓睜、花枝招展,眼見著轉瞬就敗了。”
青春的結尾沒有甜蜜或慘烈,只不過是某天某個時刻,悄悄地趨于平淡,等你反應過來時它早離你遠去。
回歸現在的生活,每個人還有自己要奔赴的遠方。那些雄赳赳氣昂昂的歲月,帶不走了就留在回憶中,其實也挺好。
文/麥子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