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開著自己的車一路風塵的趕過來,我們幾個約好了趁著周末的時候聚一聚,想來沒有什么可以吃的,都是清一色的打工族,錢包里的鈔票少的不能再少,于是每個人都覺得把自己的薪水狠狠的砸進餐廳里的美味盤子里好像對不起自己似的感覺,于是在街頭小巷一直轉啊轉啊,終于找到了一家有著很大的明亮的落地窗的餃子餐館,樣子干凈的很,這是我們選擇的主要原因,朋友說要精打細算才是,因為她已經開始還房貸了,所以比我們格外的細心,偌大的落地玻璃窗真的給人一種心豁然的感覺,好像即使這家的餃子不好吃的話也沒有白來這樣的感覺一樣,一番談論之后,決定嘗嘗這家的招牌,所謂招牌是空話,就是特色的吧,但也被來往的客人美名其曰黃金煎餃。
我們都是本地人,所以對于這周圍的一切似乎沒有什么新鮮的感覺,除了聊聊各自的工作和發展以外,卻找不到任何可以讓興致漸漸高漲的理由了,我們知道我們早已經被生活弄的麻木了,好像是這煎餃一樣,被生活這口大鍋給重重的煎了一下。
正聊著的時候,從外面進來一個黑黝黝的漢子,長的人高馬大的,頭發胡子一把抓的樣子,從遠處看去好像沒有什么分別,聽口音才知道是外地人,老板娘看起來卻和他很是熟絡,招呼他幾句,用的是方言,我們會意,恐怕想來他們有可能是老鄉。于是我們的興致高了起來,對他們感興趣了。只是看見老板娘用塑料口袋裝了幾個煎過的餃子遞了過去,漢字朝他笑笑,從衣服口袋掏出錢,老板娘想推卻,但是漢子很用力的把錢扔下轉身就走了。
我們很驚異,對于外地人我們向來很陌生,就是這樣的陌生讓我們又同時產生了一種想了解究竟的感覺。順著明亮的落地窗,我們看見漢子走到巷子口的一個用小牌子寫著的擦鞋的字樣的小攤子前他坐下了,把口袋用一件脫下的衣服包了起來,應該是害怕餃子涼,然后他低頭做起活來。
過了幾分鐘,一個很黑的小孩子跑到漢子的面前,用手比比劃劃的不知道說些什么,手里拎著的是一個白色的鐵飯盒,漢子接過飯盒,用手摸了摸孩子的頭,然后繼續的干活。
漢子把衣服遞給孩子,孩子像發現新大陸似的發現了煎餃,沖漢子笑笑,卻又遞了回來,漢子指了指飯盒,好像再說什么,孩子點了點頭,高興的坐在一旁,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老板娘告訴我們說孩子因為小時候發了高燒,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所以被燒成了聾啞人,漢子是孩子的父親,他們也不是老鄉,只是漢子在這里擺攤修些已經好多年了,風雨不誤,漢子的媳婦老板娘也認識,因為兒子的病,她哭傷了身子,為了生活也在另一個攤位修鞋,漢子害怕媳婦累,所以每天中午他都照顧孩子,但是他的媳婦也害怕他累,總是讓孩子把飯給他送來,其實飯盒里裝的沒有什么好的,幾個咸菜疙瘩,一碗大米飯,但是漢子吃的卻香甜的很,因為那是有著愛情親情體溫的飯菜。
看著孩子吃煎餃的樣子,讓人感到心里不是滋味,真的沒有想到煎餃這對于我們平常人來說根本算不上什么的東西,卻是承載了孩子記憶和快樂的源泉,看著桌上的煎餃,我們不再猶豫,大口的吃,因為孩子讓我們知道了煎餃的滋味,那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