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效應(Holy Shit Effect),意思是當人才突然從天而降時,人們產生的一種強烈而復雜的情感:懷疑、崇拜以及妒忌。
一些讀書大牛們曬自己一年讀一兩百本書,平均下來一周就讀2-4本,有的甚至每天一本書。看到后首先我們產生的就是哇塞效應,然后自己勵志也要做到。但開始嘗試時候發(fā)現(xiàn)這速度難以企及,然后消磨了熱情,最后堅持不下去,讀書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在讀書初期就想要以大牛的積累去讀書,這是自討苦吃。讀書初期,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自己的閱讀習慣,所以讀書不要貪多。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堅持讀下去就好。然而即使這樣,我們仍然避免不了會覺得枯燥,那么不妨嘗試去做下面這些事情,讓你的讀書興趣高漲起來。
1、建立自己的儀式感 ?你是怎么走上讀書這條路的呢?仔細想一想,然后制作自己的儀式感。如果是因為你崇拜的哪個偶像,那么你可以把你偶像的照片貼到你的書房、臥室、辦公桌、手機桌面等你看書的地方;如果是因為你身邊的哪個朋友,那么每當你感覺讀書無趣或者讀不下去的時候,約這個朋友一起聊聊天;如果是因為你看到的某句話,那么背住這句話,每天醒來對自己大喊這句話。一個簡單的屬于你自己的儀式感,可以給你讀書的動力。
2、學會分享讀書的快樂 ?讀書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但這不是說要讓你關起門來自己閉門苦讀。讀書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要學會分享。當你讀完一本書覺得還不錯,你可以推薦給你的好朋友。告訴他你的收獲與感悟。當你的書沒地方放了或者你想讓你的書發(fā)揮更大的價值,你可以把書送給周圍的朋友、在簡書等平臺送給需要的人。你還可以用自己看過的書跟別人交換,大家互通有無,既省錢又充滿樂趣。
3、制作讀書手帳 ?買個高顏值的筆記本,準備好彩筆、彩鉛、膠帶等,開始制作你的讀書手帳吧。初期的讀書筆記不要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在筆記本上記下今天讀書的書名,頁數(shù),時間就可以了,如果有些想法能記下來那就更好了。看著賞心悅目的筆記想必更有讀書動力吧。沒準一不小心還能成為讀書筆記手賬達人呢。
4、寫書評 ?不斷輸入?yún)s沒有輸出,沒有實物的直觀體驗,時間長了會降低學習興趣,甚至對自己產生懷疑。你可以在知乎回答、簡書或者豆瓣寫書評,甚至開設自己的公眾號。選擇好平臺與自己的喜好,寫的好有小伙伴的點贊,你是不是更有讀書動力呢。
5、結交一個筆友 ?寫信在這個速食的年代顯得那么老態(tài)龍鐘,90后00后對“筆友”一詞可能都比較陌生。而寫信可以讓我們放下手機,靜下心來去傾訴。嘗試結交一個筆友,不要e-mail,只進行手寫通信。把自己讀書心得、收獲等與他分享,然后耐心等待那不知道何時有回復的信件。
6、通過微博互動 ?現(xiàn)在很多書的作者都開通了微博,當你讀完一本書覺得不錯,可以寫下自己的感悟等,與作者進行互動,或者還可以與讀過這本書的朋友進行互動。很可能我們會額外收獲志趣相投的朋友呢。
7、組建讀書會、社群 ?你參加過讀書會、讀書社群嗎?即使沒參加過也聽說過吧。如果你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為何不嘗試自己組建下呢。相信你也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主動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熱情要比被動參加高漲的多。自己做組織者,幫助自己讀書的同時還能豐富生活閱歷。
8、喜馬拉雅讀書 ?你還可以在喜馬拉雅開通一個賬號,然后每天拿出一點時間,讀你喜歡的書,錄制音頻。那些沒時間讀書的小伙伴可以聽你的“讀書”,與你一起讀書。
讀書終究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讓自己成長。不管我們做什么,都不要忘記讀書的初衷,變得本末倒置。祝大家2017讀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