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觀看了《百家講壇五之百年來王陽明》第九集“知行合一”,這一集非常精彩也非常深奧,值得反復觀看。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很久之前就聽過,對于它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認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言行要一致。
最近看到了王陽明一系列的視頻,讓我對他也了解一些。再反過來看他提出的這句話,也領悟到了更多的含義了。
王陽明經歷了人生的很多黑暗,領悟出“知行合一”的人生大智慧,流傳后世。
知行合一,分開來分別是知、行、合、一。
知,我的理解是學習了一項知識或者技能,更多地只是了解,停留在自己的腦子里。但實際上的學到的知識能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運用起來還不可知。
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習了很多知識,真正運用起來了少之又少。更多地都是學完了就忘了,或者僅僅只是學習了沒有追其本質。
孔子在學音樂的時候,他的老師師襄子教他彈奏一首曲子,他練習了好久,師襄子問他需要換一首了嗎?
孔子說不用換,說他還需要繼續練習,一時覺得自己沒有把這首曲子的韻律領悟好,還需要繼續練習;一時覺得自己沒有把這首曲子的作曲背景領悟好,還需要繼續練習;一時覺得自己沒有把這首曲子的情感領悟好,還需要繼續練習。
孔子一直鉆研練習,最后在師襄子沒有告訴他的情況下,他領悟到了曲子的名字,把這首曲子學習地很透徹。
這樣的學習態度深深地折服了我,做一件事就全心全意地去做,直到搞懂為止。
行,自然就是行動了,知識光知道是不行的,關鍵是要行動,檢測自己是不是真正地領悟了知識。
合,在知和行的實踐中沉浸式投入,忘卻了時間的流動,心無外物,完全投入當前正在進行的。
一,把知和行合二為一了,兩者彼此相關互相影響。
合起來理解“知行合一”,知行不分開,對于知識,不僅僅要知道,更要做到,更要將兩者融合,讓知識真正為自己所用。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還是很淺顯,還需要繼續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