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果果媽媽問我,什么時候可以從養(yǎng)孩子的生活中擺脫出來,我說大概等孩子18歲吧。我想孩子好不容易懂事了長大了,又到了青春期叛逆期,怎么也得折騰到18歲才能消停吧。
其實我也不清楚。我覺得對于大部分媽媽而言,無論是有自己職業(yè)的媽媽還是全職的媽媽,都很難把自己從孩子的世界剝離。自從有了孩子,我們便不再是自己,仿佛為孩子而生一般。不知道這是由于母子天性,還是由于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媽媽們更容易被家庭和孩子束縛。并且這種束縛很多時候都是心甘情愿的。
01
麥芽媽媽本身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之前我以為在養(yǎng)孩子方面我也肯定是個大大咧咧的做法,該咋地咋地。但是不是,我總是不經(jīng)意的對麥芽過度保護。她現(xiàn)在自己下床已經(jīng)非常溜了,但是每次她下床我都要把手放在她周圍保護她,她爸爸每次看到了,都說你別管她,她自己能下。我總是說摔倒了怎么辦?她爸爸就說摔一下就摔一下。我自己可糾結(jié)了,每次看到閨女這磕一下那碰一下總是特別心疼,但是心里又知道小孩子總是磕磕碰碰的長大。我想很多媽媽跟我一樣,很難對孩子放手。
02
我覺得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父母尤其是媽媽,把握好度很重要。既能兼顧家庭和孩子,又能很好的發(fā)展自己。
有句古話說家和萬事興。家是我們安全的港灣,攘外必先安內(nèi)。我們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會讓我們更加勇敢的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一面在強調(diào)擺脫家庭的束縛,追求個人自由,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限制;另一方面卻又非常重視家庭,找對象的時候要考察考察原生家庭,就連離過幾次婚的美國新任總統(tǒng)特朗普也在大眾面前強調(diào)自己家庭幸福育兒有道,因為大眾都吃這一套。我們畢竟是社會的人,誰也不能獨立于社會而存在,而家庭是社會最小的單元。我們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所以家庭幸福很重要。
我們生活在家庭之中,但是我們又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屬于自己的人生。有了孩子以后,可能我們尤其是媽媽會更多的去關(guān)注孩子的人生,而忽略了自己。總覺得只要孩子有所成就,生活幸福,這輩子就夠了。一輩子有多長?等到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我們的人生該如何去度過?為何不趁年輕去構(gòu)建屬于自己的世界?
怎么去構(gòu)建自己的世界呢?
我覺得有兩個方法可以參考,一是維持屬于自己的社交圈,不與這個世界脫軌。另一個方法是,找到自己的愛好,或者培養(yǎng)一個愛好。比如學一門樂器或是書法繪畫之類。設(shè)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時間里沒有孩子占據(jù),是不是也能找到把時間填滿的方法。
03
其實,我還想說的一點,好像是由于有了孩子以后,我們才沒有了自己的人生。邏輯上好像很對,每天看孩子很辛苦,確實沒有時間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墒侨绻麤]有孩子,或是沒有孩子之前,我們本身是一個勇敢追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積極向上的人嗎?
我覺得作為中國傳統(tǒng)教育產(chǎn)物的我們,真的明白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奮斗嗎?麥芽媽媽反正并不是很清楚,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科學家??墒菫槭裁匆斂茖W家?怎么當科學家?當了科學家要做什么?其實完全不清楚。當科學家其實就是我小時候的一句口號罷了。
04
我覺得有了孩子的媽媽,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覺醒其實是一種進步的表現(xiàn)。自己不再滿足于自己從前懵懵懂懂的生活,想要改變!我要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我要成為一個更好的我。我們都不要做孩子眼中沒用的中年婦女。
我們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教育和健康,同時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自己的人生。堅定的擁有自己的事業(yè)或者愛好,經(jīng)常讀書學習充實自己。過好屬于自己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積極向上了,孩子也會收到積極的影響,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孩子在快速長大,但是歲月很長。愿所有的家長尤其是媽媽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