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給我打電話,說出來喝杯茶吧,我在天天茶社等你。
我到的時候,她趴在桌上睡著了,她一定很累。
我沒叫醒她,在旁邊喝茶看書。
一陣電話鈴聲把她震醒了,她條件反射性的抓起電話,原來是客戶的投訴。電話里蕓耐心的道歉,安撫好了客戶馬上又撥電話作了安排,放下電話才開始面對我。
“這么辛苦,換個工作吧!”我瞧著她滿臉的疲憊,有些不忍心。
“給我一個放棄的理由?!彼f。
我無語。
我無法給她理由,太多的時候,面對他人現實的問題,我們無能為力,最多也只是心里的那根神經飆出如我上面所說的話,輕描淡寫又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
但是境遇往往又能逼出一個人的活力,激發一個人的潛力。
如蕓。
蕓是我初中同學,她沒我家境好,她十歲的時候父親在工地上從手腳架上摔下來死了,母親帶著她和兩個弟妹,雖然成績好,但她高中讀了一年后停學了,十六歲的她出來打工,開始在酒店做客房服務員,由于未成年,當時酒店不敢用她,在她的百般哀求和賭咒發誓并痛快地與酒店簽了協議書的前題下,酒店讓步了。
一年后,她自己申請到酒店前臺工作,因為長得漂亮又能吃苦還因為有一種孜孜以求的學習精神,酒店同意了她的申請并勉勵她要不斷學習進步。
蕓像一塊海綿,在自己的工作平臺上不斷的吸收著知識的養分。
在酒店組織的培訓中,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充實自己,她對自己說,只有強大了,才能幫母親撐好這個家。
服務接待的工作養成了她謙和得體的氣質,而內在知識的升華又造就了她文雅的魅力,加上內心堅定的特質,三年后,她被調到酒店營銷部。
在這個舞臺,蕓開始如魚得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她總能拿下單。
有人說她運氣好,但一次兩次是運氣,n次還能是運氣嗎?
不是運氣,而是一種精神。
她所在的酒店的營銷工作非常辛苦,做市場和維護市場沒有分開,營銷員從開拓客源到維護客源穩定客源一條龍服務,許許多多事情細枝末節都得想到,這種模式不但有利酒店運營更是鍛煉了營銷員的能力。
她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客戶的維系和自己的學習充電上,有時半夜客人會因為酒店的熱水溫度給她打電話,有時飯吃到一半就得去和客人見面,有時還得給客人當導游,有時還得為客人付費。
“但這是應該的,也是有原則的?!彼f。
“我從不放棄!”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從不逃避、從不氣餒、從不放棄。
“我想使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
這就是她堅持的理由。
那些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博弈沖刺的童鞋們,我們常常看到他們精力充沛、充滿活力,他們辛苦、累,但再苦再累也沒讓他們趴下,他們披荊斬棘一路堅挺,他們大多內心有夢想,有信念,有著不放棄的理由,這種理由各種各樣,但卻是堅定的,執著的,永不言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