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大家介紹了:游戲發燒友的最愛——顯卡,相信小伙伴們對顯卡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無水君和大家說說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電腦主要輸出設備——顯示器。
目前顯示器市場熱門品牌有:三星、LG、飛利浦、HKC、AOC(冠捷)、宏碁等。
拋去已經淘汰的“大屁股”CRT顯示器不談,主要介紹現在的主流——液晶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液晶即液態晶體,是一種很特殊的物質。它既像液體一樣能流動,又具有晶體的某些光學性質。液晶顯示器,為平面超薄的顯示設備,它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顯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消費者青睞。它的主要原理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
顯示器分類:有LCD,LED,3D顯示器、等離子等。
LCD顯示器即液晶顯示器,優點是機身薄,占地小,輻射小,給人以一種健康產品的形象。
LED就是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的英文縮寫,簡稱LED。它是一種通過控制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的顯示方式,用來顯示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行情、視頻、錄像信號等各種信息的顯示屏幕。
3D顯示器:一直被公認為顯示技術發展的終極夢想,利用自動立體顯示技術,即所謂的“真3D技術”。這種技術利用所謂的“視差柵欄”,使兩只眼睛分別接受不同的圖像,來形成立體效果。平面顯示器要形成立體感的影像,必須至少提供兩組相位不同的圖像。
等離子:簡稱PDP,是采用了近幾年來高速發展的等離子平面屏幕技術的新一代顯示設備。成像原理:等離子顯示技術的成像原理是在顯示屏上排列上千個密封的小低壓氣體室,通過電流激發使其發出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然后紫外光碰擊后面玻璃上的紅、綠、藍3色熒光體發出肉眼能看到的可見光,以此成像。
顯示器的參數:
面板類型:是指顯示器面板所用的材質,主要包括TN、IPS、VA、ADS和PLS五種。
各種面板各有特色,從顯示效果的角度來看的話,ADS、IPS和PLS三者看起來差不多,都好于VA和TN,而TN屏的觀感要略遜于VA。從響應時間來看,VA速度最慢,IPS與PLS相差不多都好于VA遜于TN和ADS。TN屏的可視角度較小,但價格便宜,響應時間相對較快。IPS屏容易漏光,PLS屏的漏光會比IPS更少,VA屏的漏光最少,對比度也更高,黑色更純。ADS屏幕的透光率更高。綜合來看,TN面板在畫質和可視角度方面,對于要求稍高的用戶就完全不能接受,但是憑著其低廉的售價以及為數不多的優點依然存活在當下的顯示器市場。更多用戶鐘愛的是VA、PLS以及IPS面板的顯示器。因為產品接近,所以選擇起來也比較難,總的愛說在顏色還原、可視角度上PLS以及IPS面板均略勝一籌,而PLS相對于IPS面板理論上成本有優勢,價格也比較親民,選擇性較大,不過缺點是PLS面板可選擇的產品相對較少。
這里主要對IPS硬屏作個概述,IPS硬屏:IPS屏幕就是基于TFT的一種技術,其實質還是TFT屏幕。IPS是通過使分子在各方向表觀長度相同來解決視角問題。和VA液晶同為當今液晶技術的兩大主流。硬屏就是表面附著了一層樹脂的膜,如同人帶眼鏡一樣。IPS硬屏之所以具有清晰超穩的動態顯示效果,取決于其創新性的水平轉換分子排列,改變了VA軟屏垂直的分子排列,因而具有更加堅固穩定的液晶結構。并非表面意義上的,硬屏就是在液晶面板上加上一層硬的保護膜,為了避免液晶屏幕受外界硬物的戳傷。具有以下幾個優勢特點:動態畫面,圖像無殘影、響應速度均勻、色彩無偏移、廣視角、屏幕堅固。
屏幕比例:一般有16:10,16:9,21:9等等,也就是長寬比。
顯示器尺寸:最普通的方法是用軟尺量電腦顯示器的對角線,測得數值以厘米為單位,然后換算成英寸(1英吋=2.54厘米cm)。常見的有17、21.5、24、27等英吋。
分辨率:重要的參數之一,分辨率是指單位面積顯示像素的數量。當液晶顯示器使用在非標準分辨率時,畫面顯示效果就會變差。簡單理解為分辨率越高,顯示效果越細膩,但畫面會變小。4K肯定比2K顯示更細膩,2K肯定要比1080P更好,但是,顯示器分辨率太高而屏幕尺寸太小的話,會讓圖象看起來很小,很難受。所以,合適的分辨率是根據屏幕大小決定的,一般用系統推薦值就可以了。
亮度:這個不需要太過解釋,簡單來說一點硬性指標吧。一般來說,在黑暗環境下,屏幕的亮度一旦低于80cd/m2,就會對視力造成損傷,而在室外環境下,屏幕亮度低于300cd/m2就會看不清楚。
可視面積:液晶顯示器所標示的尺寸就是實際可以使用的屏幕范圍一致。
可視角度:直接說標準吧。左右可視角度低于60°就很容易被人眼察覺,而在高于120°時,基本就沒有太大差別。上下可視度低于45°就容易被發覺,高于90°就都差不多。
色彩:是區分高端顯示器與低端顯示器的重要標準,一般用戶的話,不需要理會色彩這個概念。
色域:是指顯示顏色的范圍,而色深是指顯示顏色的效果。也就是說,色深越高,顯示的顏色就越準確,色域覆蓋上的顏色的過渡就越自然。
刷新率:實際上不止顯卡需要刷新,顯示器也需要刷新,液晶顯示器的刷新頻率,使用操作系統默認的60Hz,不要改(不管系統默認多少都不要改)。
曲面屏:提高沉浸感,但對于做圖人士來說簡直是噩夢。。。這個就不解釋了。有錢就上,沒錢就憋著。
眼睛與電腦屏幕之間保持多少距離合適?用眼睛工作,本來就有健康保健的要求。 像學習看書一樣, 要保持眼和書本的合適距離,光線明暗要注意,眼睛和電腦屏幕的距離,約50厘米——75厘米為宜。作為普通用戶,電腦顯示器不要一昧的追求大屏,一般19——22吋就可以了,因為我們面對顯示器屏幕就那么短的距離。
內容比較多,可以收藏慢慢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