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老的二孩冰寶寶” 已經在液氮罐里呆了18年
南都訊記者陽廣霞通訊員李紹斌彭福祥國內“冰寶寶”再創新紀錄!照片上的男寶寶才三天大,他有點特殊,在出生前,他已在液氮罐里呆了18年之久。直到去年,他才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被喚醒,他也是目前國內胚胎冷凍保存最久而順利出生的“最老”二孩寶寶。
“冰寶寶”與17歲姐姐“同齡”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學科帶頭人周燦權教授介紹,1999年,劉文(化名)在中山一院冷凍了13個胚胎,通過兩次移植后,她成功誕下一個女兒。在這之后,剩余的冷凍胚胎一直放在中山一院的液氮罐中,不曾被想起。
去年,全面二孩放開后,劉文和丈夫再次回到醫院,希望找回18年前的冷凍胚胎。“我們的體系很完備,根據當時的記錄很快找到了她的胚胎,比如在哪個罐哪個位置,顯示保存條件沒有問題。” 周燦權說,隨后,劉文和丈夫決定解凍后進行移植。
“她的依從性很好,整個生育過程非常順利。”中山一院婦產科主任王子蓮教授說,三天前,劉文通過剖腹產,順利生下一個2.88公斤的男寶寶。這時,她已經48歲了。“孕婦體質不錯,也很樂觀,并不嬌氣。”王子蓮說,寶寶出生后,身體指標一切正常,也沒有其他特殊的癥狀。而這個“冰寶寶”,跟17歲的姐姐可以說是“同齡”。
據介紹,中山一院從1994年開始就有冷凍胚胎技術,近期就誕生了兩例沉睡超過16年的“冰寶寶”。
一直沒交費產婦一次性續上萬保存費
事實上,在這10多年當中,劉文并沒有為她的胚胎保存續費。每個月110元,劉文此次一次性為胚胎保存買單上萬元。“但她覺得很值。”周燦權說,很多夫婦在胚胎第一次使用完后,就不再回到該中心辦理手續。
“我們搞輔助生殖的人,覺得胚胎很寶貴。”周燦權說,目前,醫院并沒有因為夫妻不續費就丟掉冷凍胚胎,但醫院的液氮罐多得數都數不清,每次搬家都要帶上,存放空間也有限。“保存18年,對我們醫院來說太不公平了。冷凍胚胎的收費標準和醫護人員的付出、人財物力等投入不相匹配。”
焦點
長時間冷凍胚胎安全性仍待研究
18年的冷凍胚胎,還好嗎?周燦權說,目前國家沒有規定胚胎冷凍多少年后不能再用。加上此前誕生的兩個16年“凍齡”的寶寶,目前這三個小孩都很健康。
但冷凍胚胎長時間保存,會不會對孩子表觀遺傳、后續發育速度等造成負面影響?孩子表面看起來沒問題,但隨著他們的成長,會不會有更遠期的影響?他們的疾病發生譜跟正常人群是否一樣?周燦權說,這是目前尚未得到解答的科學問題,還沒有定論,值得長期關注。
周燦權說,冷凍胚胎長時間保存的安全性,不能根據幾個案例來決定,還有待搜集更多證據證實。他說,之后將進行不斷地跟蹤隨訪,“可能要等到這些孩子生出自己健康孩子的時候,才能肯定說,這些激素對下一代的生育功能、遠期疾病、遠期身體健康有沒有影響。”
“要完美回答這個問題,也許不是我這一代人能解決的,可能要等到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人。”周燦權說,但從眼前來看,十多年前的胚胎能重見天日,分娩一個健康的孩子,無論對單個家庭也好,對從事生殖醫學的人來說,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也覺得過去采取的長時間保存胚胎的策略,物有所值。”
醫生說法
生育要趁早盡量不要使用冷凍生殖技術
“我主張趁著年輕,解決生育問題。”周燦權說,隨著女性年齡的升高,其生育過程中,媽媽、小孩的風險都大幅度升高。“放在幾十年前,每生一次都是過鬼門關。今天的醫療技術使分娩過程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但對女性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對高齡女性。”
他呼吁,生育還是要趁早,要在卵巢、卵子、精子質量好的時候解決生育問題。“不要以為凍起來,再解凍,就偷懶,被迫使用生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