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笑來老師講的主題是"剛需決定我們的自我驅動力",也聽了新生大學中的“元學習”課程的第一節,有很多的想法。但是當整理成文的時候發現想法比較雜亂來,只好記做雜談了。
戰術勤奮和戰略懶惰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給自己定一些目標,同時還會做一些事情。我們所做的事情或和我們目標相關,或和目標不相關。可能有些時候我們會說:“做這個選擇的時候沒得選了,我只能這么做”,其實并不是,選項并不是我們做選擇的瞬間才出現的,選項是之前我們所有決定、行動的集合。
關于選擇我就不講努力和行動了,我想講一下我關于“戰術勤奮和戰略懶惰"的看法。
"戰術勤奮"的"戰術"我指的是細節層面,比如事件的細節、事件的執行、事件結果的完美程度。戰略指的是“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
戰術只為實現戰略的手段之一,我經常會過分的在乎事情的規劃細節不夠細致,事件的執行過程沒有做的天衣無縫,事情的結果沒有達到100%完美,就是所謂的“戰術勤奮”,然后投入自己最大的精力和時間去抹平這些細節。
并不是說"戰術勤奮"不好(我們都明白好壞不是判斷某一事物的標準),但是我們必須要理解“戰術勤奮”的前提是“戰略正確”,否則在錯誤的戰略指導下,越勤奮越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是本文討論范圍)。如果不在戰略方向上花時間精力去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深入思考,何來"戰略正確",所以想做到"戰略正確",前提必然是“戰略勤奮”。
只有”戰術勤奮“而忽略”戰略勤奮“,就如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萬萬不行的。
至于為什么我們傾向于"戰術勤奮"而不是"戰略勤奮”這就和舒適區有關了,我們更容易跨入"戰術勤奮"的舒適區,也就更傾向于停留在"戰術勤奮"的舒適區內。
新手和專家的區別
這個觀點是剛看到的,感覺非常好,摘抄其中一部分,而且和刻意練習一書中觀點有很多共鳴。
根據上文論述,新手靠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未必能成為專家。李笑來舉過一個例子,假設一個部落里,有一個獵手是射箭專家,新手都想學習他射箭的技巧,專家做什么,新手就練什么。這個專家射箭時有一個扭脖子的習慣,新手也開始練習扭脖子的動作,而練習扭脖子這個動作并不能讓新手成為專家,反而浪費了很多時間。
刻意練習的有效性在訓練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體現,比如有一個專業教練給予方向性指導,所以在藝術、音樂、體育方向,刻意練習極其有效。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需要自學的領域,練什么本身就成為一個頭痛的問題。我曾經面試過一個女孩子,她說自己在大學做了一個創業項目,研制一款專門給感冒的人用的紙巾。我當時就懵逼了,問她的理由。她詳細闡述了定位理論,然后說做這款紙巾符合定位理論,能占據這部分人群的心智資源。聽完下來,我認為她對于定位理論確實很熟練,研究過不少,但是定位理論有太多的限制條件和失效范疇,她卻沒有理解,若按她的理解,擦屁股、堵鼻血都可以出一款專業的紙巾了。這是一個典型的錯誤訓練商業知識的案例。
本文意在呈現一個學習的方向和全貌,就像練習樂器之前,你肯定需要將歌曲從頭到尾聽好幾遍,知道最終會演奏成什么樣子后才著手練習。因此,根據本文的論述,我們能明確這些指導學習的原則,以及應避免的坑:
學習內容應以核心概念、經典理論為主,目標是為了形成以大觀點組織知識的能力,而非表面信息。意即,如果學習后仍然以表面信息組織知識,說明你的學習方向存在誤區。
刻意練習是為了更好的形成組塊,錯誤的組塊不要練習。
嘗試刻意練習抽象的表征能力,構建自我的思維框架。
根據專家新手的知識組織差異,運用元認知監控自我是否逐漸具備專家式的思考方式。
最后補充一下,我在拜訪蔡文勝時,問了他一個問題:您是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此問意在現場見證專家是如何學習的。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1、知識獲取渠道
我們上大學學知識,其中一個我們看重的點是大學里的圖書館。我們過去在大學獲取知識的渠道主要就是通過圖書館。好的大學通常來說藏書量很大,北大比廈大的多,清華比北大的多,哈佛全世界最牛逼,共有1300萬藏書。上更好的學校,你就有可能獲得更多更優質的知識。而在我那個學生時代,想要看一本紅樓夢都還不知道去哪兒找。
但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哈佛1300萬藏書都弱爆了。你現在有任何問題,到互聯網上提問,會有最優質的回答匹配過來。搜索資料,全天候學習人類的所有知識,而且全部都是免費的。比如最近的《星際穿越》,電影里的黑洞、蟲洞、五維空間等知識,我之前都不懂,看過電影后上網搜索資料,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能了解相關的知識。只要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好學一點,每個人都能在一些領域迅速成為專家。
2、分辨能力
當你去搜索信息的時候,你要有能力去分辨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比如你和一個大學的老教授,你們同時去搜一個銀行的網址,年輕人能很快地辨別這個網站是不是釣魚網站,而老教授就不行。比如我要做一個投資決策,我會親自求證,通過互聯網去搜索了解這個公司的相關信息,通過社交網絡去了解創業者,分辨出對的信息以便決策。今天互聯網環境里,我認為分辨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