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收到“極簡生活”的概念后我便一發不可收地愛上了這種生活,開始踐行極簡的理念,在持續了一年多的極簡生活,我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東西少了很多,居家環境舒服了很多,在近一個月大量集中閱讀關于極簡生活類的書籍過程中,最明顯的感受是:自主意識變強了。
在記憶中我的自主意識一直都比較弱:
小時候媽媽說哪件衣服好看我就同意買那件,直到上大學了還喜歡和媽媽一起買衣服,結婚后老公看到我滿柜子的衣服說:這些衣服都不適合你,很明顯都是你媽媽的眼光。但說真的,我之前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畢業后開始找工作,家人說我的性格適合找個穩定的單位,于是我就開始了各種公考,幸運的是我現在的確是在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單位,有時我也很是迷茫,搞不清楚這份工作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就連現在的老公,也是相親認識,在中間人問我意見時,我回答的是“你問我媽媽覺得怎么樣”,最后還是媽媽說“這人看起來不錯,可以談談試試”我才決定可以試試,所幸,這件事情上老媽的眼光很準;
在各種學習提升上,自己也是沒有主見,看到別人學什么自己就學什么,看到現在什么最熱就學什么,到最后又不了了之了,干什么都是積極性很高,但又是三分鐘熱度。
這種例子太多了,現在想起來之前的事情,發現太多的事情自己在做的時候好像都沒有主觀意識,完全是聽別人的意見。
事情終于有了轉變,我在大量閱讀“極簡”的書籍,了解了很多極簡的觀念,并且嘗試著扔掉了家中大量的雜物之后,我的自主意識終于復活了,現在我做什么事情都會聽到自己內心中的聲音,對各種事情也開始變得有自己的意見。
說幾件事:
每年年底時分都是說總結、寫謀劃的時間,我原來也是模仿著牛人寫一大堆超級夢想,比如什么乘坐熱氣球啊、去非洲大草原喂獅子啊、在1000人面前做公眾演講啊,這或許是別人的夢想,但卻是別人若沒有寫出來我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更不要說這是我真正的夢想了,所以我愿望清單寫的極有逼格,但是什么都沒有做成。但是現在我卻能鋪開一張白紙,寫下自己真心想要做的事情了,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寫的《希望我們都有更好的2018!》這篇文章,規劃了我在2018年想要實現的夢想,非常的接地氣但是也充滿挑戰,整個清單只有49項計劃,在數量上不算多,但每一項都是我深思熟慮、按照自己的心意寫出來的,并且不是“應該做”而是“必須做”的。
再一點變化是我漸漸地開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去做什么,并且逐漸開始尋找實現夢想的方法并付諸行動,每日寫作、閱讀如此,丟棄雜物如此,更新思想觀念也是如此。
原本我對于現在這份穩定工作在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時,很有沖動放棄穩定去大城市里闖出一片天,那段時間看了很多求職網站,一心想要去大城市,認為到大企業上班一定會比體制內對我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生涯更加有幫助,不過最后沒有成行。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受到了誘惑,如果自己是剛畢業沒有幾年,沒有家庭更沒有孩子,那一切都值得再去闖蕩,但是現在快要三十歲的我,想要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多彩、更有意義并不是只有拋家舍子去外面的天地闖蕩才可以實現。意識到這一點后,我開始安心工作,并借助工作穩定強度不大的有力環境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我開始認識到:外面的天空并非更藍,能把現在的生活過成最好的樣子就是能力,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源自于開始了極簡之路,發現了自己的內心。
在一本書中看到:極簡的生活會帶來的意識、環境、氣場的全面變化。
極簡生活前:對物品的數量與質量沒有自覺(垃圾場狀態,堆積大量物品,判斷水平;氣場等級:腐敗)
初級極簡:意識到物品的數量與質量,判斷是否需要,直面對丟棄的迷惘(倉庫狀態,雜亂,過多分類水平;氣場等級:停滯)
中級極簡:快速判斷物品是否必需,不會拿可惜當借口,習慣了果斷與下狠心(住所,可掌控,適量選擇水平;氣場等級:新陳代謝)
大師級極簡:致力于精挑細選,物盡其用,物品能用完,物品的舍棄降到最小限度,享受清爽和滿足感(自在空間,性能高,有美感,最低限度的量,精挑細選水平;氣場等級:上升)
很多人說極簡就是讓大家扔東西,不錯,在初始階段由于家中雜物太多的確要扔掉,這個扔東西的過程也是讓你發現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逐漸你會發現可以扔的東西越來越少,最后有些東西你會問自己真的可以扔掉嗎?到這個階段就是你開始與自己對話的階段,是你開始真正意識到什么對自己是必需的,什么是可以放棄的,讓你更加清楚自己的生活理念和看清自己有何執念,但是到了高級的極簡階段,你可以扔的東西會變得很少很少,因為每一樣都是你生活必需、喜愛的且不可丟棄的,你會對每樣東西都呵護備至、精心使用,幸福感就從這些小物中油然而生。
我現在只能算是由初級極簡向中級極簡進步,在這個階段已經停滯了很久,想必像我這樣的人很多,對一些明顯就是無用的不喜歡的像是“垃圾”的東西很輕松可以丟棄,但是對于質量很好、價格很高、還可以用的但是自己就是不太喜歡的物品很難丟掉,我一直在這個階段待了很長時間,總是會覺得丟掉真的很可惜。但我昨天突然接收到一個新的理念,感覺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家中的東西真的值得你花那么多功夫、時間、金錢和勞力去收拾嗎?了解到這個觀念時,我一下子就釋然了,起身把那些讓自己耗費大量心神、猶豫不決的物品都放進了待扔物品的房間,這個房間是我專門存放那些決定丟棄的物品的房間,只需選好丟棄、送人、轉賣這些方式就好。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很輕松。
與其總是想著“丟掉這些好可惜啊”、“或許有一天我還會用到啊”,只關注扔東西可能造成的損失,還不如更多的關注不扔東西會造成的損失。
拿上面那些一直猶豫不定的物品舉例子吧,下不了決心丟掉它們,它們就會一直占用著空間,每次整理都會使我再焦慮一次,而且我會一直會思考這件事情,它還會一直占據我的思想,給我帶來很多的困擾,可是我仍不會再使用它們,白白浪費了空間,并且毫無產出的占據了我的腦力,實在得不償失。可我一旦把它們所占據的房子空間和頭腦空間清理出來,立刻覺得很是輕松。
極簡之路很長,路上會有很多困難,但是結果很美,越是前行越是發現簡單“丟”這個動作蘊含的能量,越是踐行越是發現極簡生活的大智慧。無論是從居家環境還是我的人生道路,極簡生活都給我帶來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