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下午跟一位久未謀面的友人喝茶,他是一位保險界資深人士。期間問我關于保險的認知,于是我跟他談起了11月份的幾個大片《決戰中途島》《受益人》《海上鋼琴師》
《中途島》是海空站大片,滿滿的男性荷爾蒙,為了國家和信仰,一群男人浴血而戰。要么成為英雄要么成為烈士。英雄就不用多說了,烈士一去,家人得到的是榮譽和撫恤金。但戰士們是皇家部隊,大型國企,所以保障是到位的。不是皇家空軍或海軍的烈士,家人得到的可能只是遺物。
《受益人》很明顯,你有保險,孩子是你的受益人;沒有,孩子就成了你的受害人。
《海上鋼琴師》昨天首映,主人公很落寞。讓人想到兩類人:90年代中期下崗的國企員工和目前在打拼的職場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一旦失去和離開,你是否有面對新生活的勇氣,走出自己固有的圈子。不能未雨綢繆,就會如男二號,變賣小號然后走入城市的街道之中;不敢不想面對的,終究會成為大海的一部分。WHY、WHY、WHY、生活是由無數個為什么構成的,你的未來在于你的內心和腳下。
當然還可以說說上映不久的《霹靂嬌娃》,嚴格講沒有第一部好看。影片告訴我,顏值是獲取財富的一種手段,但并不長久,沒有保障。
通過電影說生活,總能找到各種噱頭,理在道中,道理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