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歷經20天的時間,終于聽、看完了這本由愛利克·埃里克森寫的關于精神分析的《童年與社會》。在探索自我的這條路上從未停止過,就像是剝洋蔥一樣,即使流著淚,即使依然會有困難,生活會有難過,無奈,甚至是更多的未知,但我比過去的自己擁有愛的能力了,我愿意接納自己,接納過去的種種,接納社會時代的局限性,接納父母的不完美以及局限性,接納我的充滿變數的、批評的、打罵聲的童年,接納自己的缺點,愛哭,肥胖,固執,不漂亮,臉上的斑點,沒有高高的鼻梁,接納自己內向的性格……
? ? ? 我知道除了不能改變的現實以外還有更多值得我探索的美好,我愿意去享受這份孤獨,安安靜靜的去發現隱藏在外表之下的美好的靈魂,過去的自己不能影響甚至是控制我的余生,認識原生家庭的縮影,情緒的反應模式,生活、教育環境,社會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要有覺知的活在當下,不要去做嗷嗷待哺的“巨嬰”一邊埋怨著社會,時代,父母,愛人,孩子,朋友……一邊又渴望擁有被愛,被保護,被尊重,被理解,被公平對待……我們要知道因果關系,我們付出的愛要真誠,而不要背道而馳,去誠實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需求,大膽嘗試,大膽去愛,人生本就是一場精彩的體驗。
童年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