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格
5月7號的晚上,在b站上找有什么可看的時候,想到還有模仿游戲沒看完。索性就打開百度云把剩下的看完。其實結局是知道的,在那個年代,作為一個偉大的人,和一個同性戀。我想結局不言而明。
因為對卷福印象不錯,所以觀看之前就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會是一部不錯的片子,看完后印證了我的看法。
成年后話說不清楚,不會表達的圖靈,在學生時代也只是個稍顯羞澀的男孩。會和偷偷暗戀的好朋友一起看書,討論密碼學。在數學課上老師眼皮子底下傳加過密的紙條。甚至鼓起勇氣想要用I love you 來表白。 但一切的美好中斷在被校長叫去的那天,在那天圖靈得知好友因牛結核病而死。
一轉眼,圖靈成為了破譯英格瑪的負責人,他對待電子大腦的研究十分狂熱,在兩年的破譯密碼的過程中,經歷了被懷疑是蘇聯間諜,被人知曉同性戀身份,面臨解雇的威脅。和同事的關系趨于融洽,在一場舞會中,圖靈通過他人的話語悟到了每天德軍的無線電信息里,一定有重復的內容存在。而通過幾個重復單詞的破譯,就可以快速破譯出密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蘇聯轉敗為勝,二戰結束了。
但圖靈的人生并沒有就此回歸平淡,有人因為戰時他空白的檔案懷疑其間諜身份,他隱藏的同性戀身份也被暴露了出來,在那個年代,同性戀是違法的甚至可以直接被逮捕。圖靈因為希望能多一點時間去制造電子智能機器而選擇了藥物治療,最終自殺身亡。
很感激影片中沒有把圖靈的最后時刻拍出來,只是黑屏用字幕說明。但看著那一行小字,都讓人不由得難過,藥物治療時圖靈顫抖的手,他對計算機狂熱的愛,他用自己的天才在二戰中挽救的那么多人的生命,竟被一個人性取向全部掩蓋掉了。
其實在即使到了現代,人們對同性戀者的偏見仍然根深蒂固,只能期望隨著經濟發展,網絡開放的思想能慢慢影響現實世界,讓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平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