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古時指男女雙方社會地位,經濟情況相當,現應該指事物之間相稱相當。
今天看了奇葩說辯論這個題目,不由得使自己陷入了沉思。朋友之間什么是門當戶對?我交朋友看重門當戶對么?經過一番思考,我覺得我交朋友就是三個字“聊得來”。而我這個聊的來,是否標榜著“門當戶對”呢?我覺得朋友是很寬泛的概念,只要彼此能夠聊的來,就某個點能夠達成共識,能碰撞出火花,那都可以成為要好的朋友。因為不管是社會還是個人我們都是多元化的,從自身散發出的也是方方面面,而你的每個不同的一面或者角度都會吸引到不同的人。而這每一方面都可以歸結為“聊的來”。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貴,不管地位高還是低。而所謂的門戶之見,我覺得只是人們內心本能的自卑在作祟,要么你自卑,要么他自卑,蔡康永老師說得很對,人所受教育成長的過程就應該是為了對抗本能。
是否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對抗本能呢?因為自卑,所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因為敏感,所以會考慮的更多,心思更縝密;為了自己遇見更優秀的他,自己才更要加倍努力...努力的意義就是讓自己滿意,讓別人認可。
我喜歡交朋友,但是只是和我喜歡的人。曾經的我以為,和我關系要好的人,都是和我相似的人,后來我才發現,雖然大部分的人確實如此,但也有截然不同的,但我們卻能通過交流彼此認同,因為我們彼此了解,也能包容彼此的不同,最后成為好朋友。所以我覺得朋友確是貴在坦誠的,所謂朋友,就是懂你的人,懂你的好,包容你的不足?;叵?0幾年的人生路,一路走來遇到好多朋友,但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時間分配不同,工作地點不同,導致了人生軌跡也漸漸發生分歧,我們總是從一個朋友圈慢慢轉移到另一個圈子,盡管在移動的過程中,好多人漸漸失聯,可是假使某一天我們突然相見,難道我們會因為久久不聯系,就不再是朋友了么?
我總覺得朋友是一輩子的事,縱使時間再長也無法消散彼此的印記。我珍惜每一位朋友,珍惜每個進過我生命的人,缺少了哪個人,我的人生都不會完整。
記憶是個美妙的東西,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有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