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天前,我到總部開一個小型會議,會議結束后和報社一位女主編一起下樓。因為各自單位的車還沒到,我們就在門口攀談起來。
也許是女人敏感的天性,這么并排杵著,我就不自覺地注意起兩人的打扮來。
女主編一頭精心燙染的卷發,身上是一襲優雅的裸色連衣裙,五厘米的碎鉆高跟鞋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雖然四十多歲的年紀,但她看起來仍然極有魅力,特別是手里那把粉色復古小陽傘,甚至襯托出幾分少女氣息。
反觀自己,自從產后就放松了自我要求,天天黑色馬尾搭藏青工作服,腳上蹬一雙“老北京”布鞋,最要命的是手里拿的是某銀行的黑色廣告傘,還是傘骨壞了,不能完全撐開的那種。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那一刻我樂了,難怪會上那些老臘肉、小鮮肉都對她特別殷勤。而我雖然年輕了十多歲,但是這般土氣模樣,顯然毫無吸引力。
連我自己都嫌棄自己,憑什么要別人欣賞我呢?
2
奧黛麗赫本曾說,外貌是女人不可或缺的資本。兩個人聊得再投機,見面之后,還是外貌決定一切。外在決定兩個人在一起,內在決定兩個人在一起多久。
張愛玲說沒有幾個女人是因為靈魂之美而被愛上的。
這樣的話聽起來多少有些刺耳,但同事小柳的經歷似乎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小柳快三十的姑娘了,這么多年來一直素面朝天,從不修飾自己。每每提醒她打扮打扮,她都不以為然。
最近小柳談了一個對象,見過兩次面感覺還不錯。為了進一步查看對方是否靠譜,小柳就把平時玩得最好的三個姐妹都帶了去參謀。
四個女生剛剛落座,對方看到她那最美的閨密明顯眼睛亮了一下,這一切小柳都看在眼里。
后來聊天的過程中,男生總是時不時地瞟她的閨密,中間還意味深長地說了句:好像在哪見過你。
這可不得了,小柳一下就認定對方是只看外表的渣男,看到美女就腿軟、嘴賤,后來,當然沒有后來了。
那個男生也許并不像小柳想得那樣立馬見異思遷,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是閨密的外表,讓人情不自禁地給予了更多關注。
3
想想我們的一生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相處時間很多時候只有短短數天、數小時甚至數分鐘、數秒,通過什么決定是擦身而過還是深入了解?恐怕就是外貌。
不但愛情如此,職場也是如此。外貌就好比你的一張名片,美麗就是你的頭銜。
網上曾經流行這樣一句話:你的外表決定了我是否想去了解你的思想,而你的思想決定了我是否會一票否決你的外表。
這話說白了,人都是向往美好事物的,如果第一眼就被否定掉,你有再美的內在也沒有機會被人欣賞。
有人否定女人外貌的重要性,認為外貌是浮云,內在才是真諦。
在我看來,這種理解有點狹隘了。
其實外貌絕不僅僅只是長相,它是容貌、身材、衣著、氣質等的綜合體現。
別以為外表美的女人空有一張臉。把個人形象管理得很好的人,除了愛美的心態,往往有良好的自律和更高的自我要求。
前段時間,一個叫“葉問”的女子上了微博熱搜,甚至引起外媒關注。雖然年近50,但身材健美,皮膚緊致,她用20歲的身材和肌膚,完全顛覆了我們想象中的50歲。
但是這樣的美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她30歲開始健身,堅持近20年。
2010年到2016年,她更是完成了冬季橫渡長江、漢江、馬六甲海峽和30公里的黃河漂流。
她說每一滴流淌的汗都是對抗衰老的子彈。
她的美就是幾十年如一日自律的結果。你能說這樣的美沒有內涵,不值得贊美?
4
我采訪了幾位男性朋友,他們坦率地說男人當然對美貌的女人更有好感、更能包容。
美貌的女人“運氣更好”。她們更容易得到展示能力的機會,成功時猶如錦上添花更容易獲得贊美,失敗時楚楚可憐也容易得到諒解。
但是生活中,有些女人原本天生麗質,可一過三十皮膚粗燥,懶得化妝,身材垮掉、衣品全無。
可是另一些女人,原本扔人堆里看不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越活越有朝氣,越活越有辨識度。
要我說,還是那句老話:只有懶女人,沒有丑女人。
其實我們應該反過來理解為什么明明是看臉的世界卻一直在強調外貌不重要。因為每個人都有改造自己的能力,當然你首先得有改造自己的覺悟。
所以與其酸溜溜地抱怨別人以貌取人,不如加把勁把自己收拾好。
美麗和能干、善良都不是沖突的,看看這世界有多少比你美的人比你還努力,與此同時丑人多作怪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讓我們一起勇敢追求美吧,從現在就開始,努力成為那個內外兼修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