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錄之前,先引用一段話,很是形象的描述了采寫稿件的情況:基本上,記者的工作是這樣:前期焦慮,害怕約不到采訪。中期焦慮,擔心和采訪和對象沒有火花。后期焦慮,恐懼自己沒有能力搭建結構文本呈現(xiàn)。最后總是羞于將稿子見人,決心裝作不認識它。蒯樂昊老師說:這就是手藝人的焦慮,成熟流水線的工人不大有這種焦慮。我們很難在新聞寫作課堂上學習到特稿的寫作方法,就是因為難以總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化執(zhí)行技巧。手工業(yè)的規(guī)律和秘密,常常只在從業(yè)者口耳相傳。
一、采訪準備:
1、若干紀錄片:《一代宗師》的《宗師之路》、CCTV關于八極拳的紀錄片
2、論文資料:關鍵詞:八極拳、李書文、李萼堂、劉云樵、霍殿閣、李連杰、李小龍
3、潛水八極拳貼吧
4、查閱同行的報道
5、列采訪大綱,列出若干采訪問題
二、采訪進行:????采訪分了四次進行,三次是針對核心人物采訪,一次針對邊緣人物采訪,采訪如下:????
第一次采訪前,以為本次采訪大約會一次就完成吧,就按照我的采訪提綱走,然后回去稿件一寫,完成作品,采訪開始才知,艱難才是剛剛開始。????
主人公的房子還比較好找,他在電話里交待的很詳細,包括公交站的名字、著名的地點、左轉,走到小巷最底,一根碩大的電線桿背后的小區(qū),每個人對于自己日常走的街區(qū)是不是摸黑閉著眼都可以知道哪里有拐彎哪里有坑坑洼洼,哪里該抬腳哪里是平地,想著如果有一天失明,我也能摸黑回到家,胡思亂想著就到了地點。????
主人公的二女兒下來接我上去,和我料想的小區(qū)房不一樣,房子并沒有很大,并沒有裝修,桌子上的書擺放也不是很整齊,桌子上方還裝了一個吊扇,現(xiàn)在很少人會在房子里裝吊扇了吧,主人公日常寫書的桌子也是全家吃飯待客的桌子。????我坐在他的左手邊,剛去的時候,他還在校對書稿,所以采訪剛開始,電腦沒有關,屏保的聲音一直在干擾談話,然后我就提議關了電腦,主人公關了電腦后,我全副心思才放進采訪里。????
一切從他的書稿開始。因為見主人公在寫教學大綱,一時以為他在教書帶學生,就以這個開始提問,主人公就開始談到:并不是如此,而是十年前在北大一次沒有成功的教書。然后當天的三小時,全部是聽主人公談他的北京行,我一時蒙了,沒有想到主人公年過六十了,對過去依然記得這么清楚,并且侃侃而談,?加之,采訪也是一個耗費精力的活計,端坐三小時集中注意力,沒有間斷休息,精力也被耗費的七七八八。最重要的是對于國術,興趣缺缺,結果就是一場失敗的采訪,沒有火花,缺乏提問技巧。????
明白了哪里出了問題后,我決定從同齡人入手,約訪了主人公的女兒,年齡相近應該容易采訪些。這次采訪約在KFC。(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mongue……那些年采訪的地點)?年輕人的記憶該是比長輩要好一些,加上她曾經(jīng)陪父親去過武漢,見過武協(xié)主席等等,從一個旁觀者來看,除了主人公本身的閃光點,也更加容易發(fā)現(xiàn)主人公作為普通人的一面,這樣的人物才會飽滿和立體起來,而不是高大全。誠然如此,從她處得來的人物,是個調皮搗蛋、嫉惡如仇、會有生活矛盾摩擦的人,這些都想裝進我的文章里,好吧,這就間接導致了我的第一稿的失敗。????
在兩次采訪后,基本了解了主人公的大體情況,于是決定再次直面主人公,進行攻堅戰(zhàn)。這次采訪,了解了主人公的個性和說話方式后,提問和引導就變得容易起來了。????三次采訪完,自己頗為自得,好歹我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總算堅持到最后。回家的稿子分了三次完成了5000多字。
三、稿件寫作????
在寫作初稿的時候,詞窮的痛苦一直在折磨著我,哎呀,這個狀態(tài)改用什么名詞來概括呢,后來干脆捧著一本現(xiàn)代漢語詞典在手里,高中畢業(yè)后,一度以為這本詞典就光榮退休了,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更加痛苦的還在后面,為了文章的開篇,也是琢磨了各種方式,開篇定勢,文章的基調基本就定下來,不得不謹慎為之。空想也不是辦法,捧著一撂《南方人物周刊》一篇一篇的看人物特寫,琢磨開頭的10086次方式,看著看著,靈光一閃,就從尋訪主人公一路所見開始寫,這特么就是華爾街日報體吧~~ORZ???
?結果寫著寫著,越寫到人物經(jīng)歷,越像高中作文體了,直至后來取小標題的時候,淪為“取名無能星人”了,什么“少年XX”“壯年xx”這一類用到膩的標題,我居然也好意思敲出來了,后來想想這也是平時積累少了。害怕耽誤時間,文章一寫完,改也沒改立馬交了。結果顯而易見,返稿吧。????
采訪的內容很多,每一個我都不愿舍棄,希望筆下的人是一個全面的人,后來發(fā)現(xiàn)什么都不舍棄,結果就是文無重點,通篇無起伏波瀾。人物確實是復雜的,多面的,但也不是每一面都平均分配的,有些占了70%,有些只有5%,這個也要把握好,這一點和預設人物是個高大全的英雄不一樣,不要一概而論,不要為了避免A,而又犯了B的錯誤。
四、返稿ing???
?這一次了解到國術的比重在主人公占據(jù)的比重后,又開始了第四次采訪,這一次緊緊圍繞國術,從國術理論到實戰(zhàn)操作,采訪完后,開始了全面的改稿。????沒想到稿件竟是大修,5000字改了其中3000千字,最后形成6000字特稿。取小標題的時候,抓耳撓腮到晚上3點,興之所至,干脆坐在客廳,啃葡萄到天明,終于將“少年XX”“壯年XX”改成了:“一個門派的離合”、“早年的生命密碼”、“江湖與廟堂的選擇”、“出北京記”、“獨行的燃燈者”,抱著葡萄,頗為自得。?????
各版塊確定好了要寫什么,可是具體到那個段落,段落的哪個部分,以何種方式編織進去,想著這些,差點把頭皮抓破了,好歹還是完成了,但是新聞源不多,行文很生澀,不生動,像是資料的拼湊集,這點一直耿耿于懷。
五、采訪外的事情????
這次采訪還聽到一些故事,比如主人公的第一任師傅是國民黨團長伍云華,當時解放戰(zhàn)爭的時候,不忍見國人相殘,且對方?jīng)]有什么現(xiàn)代武器,幾乎就是徒手,遂辭退團長一職。???
?還有主人公的房間沒有什么裝修,其實這只是主人公的臨時住所。他的房子被強拆,打官司打了將近15年,今年才判決勝訴,將張家路,偕進小學對面的地賠給了他。是啊,誰會在臨時住宿大肆裝修呢,在不知道何時又得離開的時候呢?另外,也虧得主人公的強硬態(tài)度,同期強拆的,還有一個孤寡老人,為了逼他搬家,強拆人員直接往老人身上潑糞,還有一戶就裝作要將他們的孩子扔下窗戶,種種手段,讓人心悸。??
??等一日成為了真正的記者后,還有更多更多的聞所未聞的事,要秉持內心,誠懇記錄,命運是隨機安排,人事卻可以但行好事,或許可以做出一點點的改變吧。 ? ?
就像袁凌老師說的:“命運既公正又勢利,讓死亡本身千差萬別,卻又用巨大的連成一體的沉默覆蓋了這種差別,甚至消滅了兇手和被害人的區(qū)別。無論如何,我們需要記住死者說過的話,就像在游戲中那樣,相信死者,如果他們沒有機會留下遺言,也要記住他們的眼神、手勢和氣味。”“一代人的逝去才能給歷史留出位置,讓后來者開辟他們的領地,而不是像游戲一樣可以重新開始,永遠是同一撥人。命運的圓桌旁,沒有人能自信人生二百年,再好的冰棺也不能保持靈魂。在這樣的人世蕭條面前,我想要做的是游戲中的記錄著,請身邊所有的人留下遺言,也包括用另一種語言說話的狗、樹木、蜜蜂和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