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些年來,我一直在尋找自我的定位,尤其是從去年的重大變故之后,由于一些原因我離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回到家鄉找了一份所謂清閑的職業。但是我的迷茫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讓我覺得人生就是如此了。
? ? 我并不是職業寫手,我的只針對我所發生所經歷的一些事情得到的困惑或者感想。按照我的家庭標準,我覺得我該是幸福的,但是我卻越來越委屈感受到了忽視和不認同。對,就是不認同,我的婚姻是我自由戀愛和孤擲一注的結果,我的母親非常不認同,一直認為我就是個傻子白癡,被欺騙的受害者。原先我在另一個城市的單位,我母親非常不認同,認為讓我受盡了委屈和折磨。這些我都能感受我母親對我的一種關愛和部分的掌控,不可避免的認為孩子是她的所有物。可每當我開始聽從她的話語之后,她又表現得這是我自己做得選擇。確實,這些都是我思考過后的決定,只要有能力哪里都是一樣,讓她感受到女兒給予的關懷,讓我母親感受到女兒很好,不比任何人差。
? ? 作為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農村家族,我從小就在比,跟我小一歲堂弟比個子比成績,跟同村同歲比名次,當然每次獲得勝利時候,我能得到相應的稱贊和看到父母臉上的洋洋得意。那時候心里異常滿足,因為我認為我得到了我父母的認同感,那是我也很輕松,我在走著父母給我定的路,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孩,我只要做好就行了。
? ? ? 第一次我感受到了不認同,是因為我弟弟,親弟弟的事。因為相差歲數大,我對我弟的關愛金錢多于噓寒問暖,一直把他當小輩,需要愛護的小輩。自從回家鄉之后,我說得每句話,做得每件事,我母親都會斥責我,怪罪我的愚鈍,我沒有用錯詞,斥責。我弟叛逆期,對我母親大呼小叫,我母親也是忍著不吭聲,體諒弟弟處于叛逆期。過了這個時期,弟弟越來越懂事了,母親對他的贊美不絕于耳。母親的贊美,源于我跟我弟的比較,這句話我錯了我弟對的,這件事我做的不對不好,我弟做得好。想過溝通交流,可是每當我一句話沒有說完,就開始責罵我這句話說得不對或者直接不吭聲,對此,我對我的母親感受到了深深的無力感。
? ? 年紀隨著一年年的增長,我對母親從怨恨到無可奈何。其實昨天我想寫的是從家庭看男女不平等,但是想想不至于,我其實很簡單,我只想得到認同感。誰能告訴我是因為男女不平等所以造成了對我的不認同?還是因為我沒有遵從我母親的意愿才對我的不認同?
? ? 其實我并沒有解決的辦法,我有的只是迷茫,和從這件事上我認為家庭教育中得到頓悟吧,各位看看一笑置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