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很多的時候,都是在成長,成長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的就是學習,學習又成了大家嘴上的口頭禪,但是其實到底又有幾個人在學習呢?又有幾個人在科學的學習呢?又有幾個人在正確的對待學習呢?2015年開始,仿佛任何的學習都變得非常容易了,然而多數人都犯上了學習的病。
01 任何時候都找捷徑
當知識的獲取變得簡單時,我們搜索的詞變成了:快速搞定洗衣的秘籍、10步搞定高薪的方法、6步PPT速成、3天搞定戀愛關系。當然,不否認現在的世界,讓很多復雜的時間擁有了簡單的法則,但是根本的因子是越來越快速以后,我們每個人都不想安靜下來去處理一些真正修煉自己心智的事情。
找捷徑的根本是不希望在簡單緩慢的道路上修煉,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狀態,包括我自己。任何事情找捷徑的根本,是把所有的時間都浪費在了找上,而沒有把真正的時間花在做上,我們相信捷徑的存在,但是也應該把所有的事情,都盡可能的放在一個去解決它的思路上。
避免找捷徑,最有效的提高是讓你有了實現的安定。
02 缺乏真30正意義上的打通
很多人都在買書,今天我買了什么,昨天我看了什么書,但是你發現所謂最愛學習的人,其實得到的結果并不是最好的那個,根本的原因是,可能我今天在學習和看書,但是我只是形式上的學習,缺乏深入,例如像《少有人走的路》、《30歲前的每一天》這些偏行為科學的內容,是需要你不斷的進行自己的姿勢調整才有可能變化的,而只是知道和懂得了,這個是非常難有改變的。
真正意義上的打通,就好比你學會了一道菜如何做,會在每個過程中嫻熟,會嘗試去優化每個階段的難點,會嘗試用改變的心態讓它的結果更好,會在每一次做的過程中有一次質量上的優化。而不是每次都重新開始,就好比我們看書,每次都從第一頁開始的結果是: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從零起步的。
03 關注理論缺少真正的實踐
什么方法?什么訣竅?但是當你閱讀完以后,發現會是某種靈藥后的普通失落感。我們發現這個方法不夠好的時候,又開始找新的方法,在不斷的尋找中失去了生活實踐的快感,這其實是最遺憾的事情了。就好比說,看了很多游泳書和游泳的筆記,知道了快感但是卻沒有實踐,那么你永遠也不會游。
知識豐富的本身就是一種自我弱小的焦慮,在各種美麗的光環下,我們要看到作者牛的本身,也要看到他弱的本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是我們自己在做和放大他的時候,沒用用心到點。關注理論是這個社會系統所犯的一個綜合問題,就好比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事情和問題都是連續發生的,不可能是單一的,我們如果掌控并解決問題,那問題就會變得非常小。但是如果我們只是看問題,思考問題,最后我們自己也會變得缺乏實踐的能力。
關注理論并沒有錯,錯在就算知道了很多道理,沒有付諸實踐,這個知識對自己其實是無意義的。
04 系統混亂成長緩慢
一個人在職場,有很多重身份,比如管理者、PPT寫手、文案寫手、推廣操盤手等,我們不可能擅長所有的事情,但是一兩個事情是可能的,但是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你的主要責任是什么?比如團隊管理者,你的主要責任肯定是管理而不是操作技能。如果你是一個推廣操盤手,你的職責不是戰略思維而是推廣策略。
學習這個過程,在每個階段所要賦予的責任是不同的。好比我們的身份,在學生時代是學生,就業時代是職場人士,戀愛時是男友,結婚時候是老公,這些同屬于你身上的標簽,扮演的這些角色是非常不同的。我們人是一個成長的系統,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這個系統的完整性和年齡性,需要我們十分及時和快速的明白自己的位置,并做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
學習這個病,你得防范:
1.關注過程和學習目標;
2.放棄學習姿態,做好學習進展管理;
3.關注學習系統現狀,多維度提升學習元素;
4.多實踐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