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學畢業后,我留在了這個離家幾百公里的大城市,一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我,開始明白生活并非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現實世界的一地雞毛。
從租房到找工作,從衣食住行到和合租的伙伴平攤家務,獨自面對生活的瑣碎讓我既勞心又興奮。從小被家里管束的太嚴,如今像是插上了自由的翅膀。大事小事,一律自己做主。
唯獨和爸媽見面成了奢侈。
拿起電話,好像也沒什么可說的。年輕人的世界他們不懂,除了聽他們嘮嘮家常,就是提醒他們多注意身體。
我媽總習慣每次掛電話前都要把我今天三餐吃了什么問個清清楚楚。
“哎呀,每次都問這些雞毛蒜皮,有什么可說的”我總是草草應付幾句,然后不耐煩地掛掉電話。
其實,我是壓根不敢跟他們說。經常明明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卻應甲方要求反復改稿,為了趕在deadline前把工作完成,常常連外賣都沒有時間買。
到了九十點才匆匆回家,給自己煮一碗清湯寡水的面條果腹,有幾次被同住的小伙伴看見,甚至被以為是在做宵夜。
偶爾下班時間早,也想自己嘗嘗烹飪的樂趣的時候,在廚房的案板面前傻了眼:煲湯的鍋蒸煮的架子,各種調料需要重新購置,會做的菜式僅限于番茄炒蛋和青椒土豆絲,連朋友圈都不想發,對做飯實在是提不起什么興致。
有一次心血來潮想做海帶山藥排骨湯,突然接到上級任務要求寫篇稿子,一時間寫得忘我,恍然聞到一絲糊味:天吶,鍋燒干了,一鍋的排骨山藥散發著焦味。
從此我認定,我與做飯這件事,沒什么緣分。
02
向身體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沒過多久,我就開始間歇性胃疼,晚飯時間最是強烈。
胃脹氣,明明很餓卻又吃不下。更可怕的是,有的時候胃像被成百上千的螞蟻啃噬一樣,鉆心的疼。
我終于撐不下去了,開了一堆止疼藥,晚上七點加班時分,倒了一杯溫水給自己準備服藥。
大家還在為了某個項目奮戰,絲毫不提晚飯的事,身旁同事小易起身去微波爐加熱自帶的便當。
間或就有飯菜的香味兒傳來,嘿,絕了,有綠色蔬菜有煎蛋紅肉,還有一個小飯盒盛湯。維他命蛋白質應有盡有,雖然都是家常菜,但看起來色澤鮮美,營養豐富。
“小易,看不出來啊,一個大男孩這么會做飯,以后的女朋友不是幸福死了”“小易,每天工作那么累,你還有心思回家做飯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打趣。
小易憨憨地笑了笑,“以前我也不大愛做飯,特別是上班以后,每天回到家,都累的恨不得倒頭就睡”他接著說“每次都是在外面的快餐店或面館匆匆解決,可能是不衛生吧,得了慢性胃腸炎,醫生說還好發現的早,再晚點可能發展成腸癌”。
“我媽那么堅強一個女人,一夜之間蒼老了好多,天天輾轉反側擔憂的睡不著覺,就差讓我回家鄉小城發展了。”話題似乎變得凝重了起來。
隨即他露出一個俏皮的笑容“非得我答應她以后每天自己做飯,按時吃飯才算完”眼角有溫情閃動“古板落伍的爸媽因此學會了微信視頻,就為了看看我按時吃飯了沒有”
難怪,小易每天晚上都是七點準時熱飯,自帶的便當更是豐富又營養。他不是天生不帶懶惰細胞,只因手機那邊有顆個時刻牽掛著兒子健康的父母心。
也不知小易的慢性胃腸炎是怎么治愈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好的一味藥一定是對家人的愛。
03
端午節,大家都沉浸團圓吃粽子的節日喜慶氛圍里的時候,我的一位同事去世了。
一個年紀輕輕就做到中層管理的男孩,平時能力出眾和同事們打成一片,熬夜加班,陪客戶應酬喝酒,胡吃海喝更是常事。
我和他是朋友,親眼見過他在喝吐以后用方便面果腹的畫面,忍不住問他為什么這么拼?
他苦笑了一下,喝完最后一口面湯,悠悠地道出苦衷:他出自農村,父母供他讀書留在大城市太不容易。他想盡快存錢買房接父母來住。
后來一次活動執行中他突然吐血,被檢查出來已經是胃癌晚期了。沒過多久因抵抗力太差治療失敗而死亡。
世上最難過的事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不知道他的父母如何強做鎮定處理他的身后事。
只是聽說男孩的父母連他的骨灰都沒有留下。
04
漂在大城市,我們到底能為父母做些什么。陪伴?我們工作忙碌,還未在這座城市落地生根,有太多的夢等著我們去追;
賺錢給他們買東西?我想大多數父母都有好好過日子的經濟基礎,你賺錢給他們花只能證明你長大了,是一種心理安慰。
其實,比起你有沒有出人投地,爸媽更關心的應該是你過得好不好。比起你飛的高不高,爸媽更心疼的是你飛的累不累。
要不然你每次回家,爸媽也不會拉上你左看右看,心疼你又胖了瘦了,再給你做上滿滿一桌的好吃的,還要讓你捎帶他們親手腌制的泡菜和香腸帶走。
爸媽離年輕人的世界太遠了。他們走不進我們的心里,他們土到不知道宋仲基吳亦凡,不會用優步打車和用手機買火車票,但他們為了你學會了玩微信,只為了看一眼你的朋友圈知道你過得好不好。
如果“在干嘛”是情侶之間的“我想你”,那么“今天吃了什么”就是親人間溫馨又含蓄的“我愛你”。
我花了一個周末的時間,在淘寶上備齊了煲湯專用紫砂煲和各種好看的鍋碗瓢盆,在小區的便利超市里購置了油鹽醬醋豆瓣醬和各種調味料。我還順帶買了果醬和酸奶,好像又撿起了生活最平凡簡單的小樂趣。
按照網上的食譜做些簡單的菜,好像也不難。
“媽,看我今天的晚飯”我在微信上敲下這幾個字,選了一個壞笑的表情。然后對著桌上已經擺好盤熱氣騰騰的的番茄牛柳,香菇釀肉咔嚓一張,再加了一個漂亮的濾鏡。
只是這次,擺盤修圖再也不以發朋友圈為目的,而是為了微信那頭的父母放下的心。
現在輪到我總是用美食照片騷擾爸媽了。一日三餐,頓頓不落。
他們再也不再有事沒事地擔心,也許,他們也讀懂了每道菜背后的潛臺詞:我過的可好呢,你們放心!
漂在大城市,能為父母做的最大的事,就是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