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me try!Let me try!”
——評朱老師的英語課
這幾天,這句“Letmetry!”一直在耳邊回蕩。緣起于前幾天,聽了我校朱老師的一節英語課,其實那是一節很普通的英語課呀!老師帶領學生讀英語,說英語,玩英語……整節課回蕩在教師里最響亮的不是讀單詞的聲音,不是讀句子的聲音,更不是教師溫和甜美的聲音,而是這句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充滿著渴望的“Letmetry!”也許,很多年之后,這節課的內容很多孩子已經不記得,教師的面容已經模糊,但是這句“Letmetry!”應該深深的鏤刻在了孩子的腦海,成為他們愛上英語的密碼。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呀!一個高知家庭,父母皆是高級知識分子。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語,二人在家全是英語對話,和孩子堅持說英語。(別撇嘴,先不要討論英語該不該學,謙虛點!)但是,孩子堅持和父母說中文,你可以自行腦補那幅有趣的畫面。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孩子的爸爸、媽媽雖然說英語,但是周圍的小朋友呀,爺爺奶奶呀,叔叔阿姨呀,都說漢語的。話說,這對父母一直堅持呀,堅持呀……不知過了多少年。其實時間不長也不短。孩子6、7歲的時候。有一次,早上,父親正在刷牙,突然在洗手間傳來一聲痛快的英語聲的喊叫,喊得啥咧?你別問了。那位父親聽了之后,頓時內牛滿面呀!之后,這個娃一發而不可收拾,英語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說明了啥咧?你應該明白吧!所以語言的學習需要海量的輸入,才能換來一滴水、幾滴水的輸出,但是不要緊,只要開頭了,就會源源不絕于耳了。
老師到底可不可以被機器人代替呢?永遠不會!因為,教師的熱情讓知識有了溫度,孩子在課堂不僅僅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在教師熱情的鼓舞下,對知識充滿了渴望與探求的無限欲望,這是機器人永遠不可能帶給學生的。
我在朱老師的課堂上看到了朱老師為孩子們營造英語語言環境的良苦用心,看到了朱老師對知識的熱情!教師不是一個單薄的“紙片人”,而是一個充滿智慧,充滿熱情,充滿熱愛的人,教師首先是一個人,才能去感染人,教師和學生與其說是師生,不如說是一個人去感染另一群人。朱老師做到了這樣的一個人。
那句“Letmetry!”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感染下,對知識充滿渴望與熱情的最好證明!這份熱情與渴望比知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