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7cherryfish評 薛兆豐“下周預告”。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但女性仍然普遍嫁給比自己年紀大的男人,這無疑會進一步縮短夫妻共同生活的時間,這是為什么?回答:雖然女性平均壽命長于男性,但女性的青春期和生育周期短,更早成熟,如選擇同齡或更小,相應的生理周期并不對等。
20170828丹丹丹評吳軍權利和特權,給家長和年輕人的一點建議在歷史上,蘇格拉底之死一直被認為是文明史上的一個悲劇。就因為他什么事情都要問為什么?刨根問底,而被處死。而且是由大眾評判定的。吳軍老師介紹了《獨立宣言》開篇的那句話,這句話里最關鍵一個詞是權利,人的三個基本權利,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權利這東西是與生俱來的,但是被允許做的很多其他事情則非與生俱來的權利。而是他人或者社會給予的特權,或者說是別人的恩賜。在生活中很多人搞不清楚權利和特權的區別,對于自己的權利不去爭取,卻為了被剝奪的特權而鬧事。回答問題,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看似天賦的權利,但其實是屬于特權范疇的,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家長對自己的子女管教問題,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天賦予的權利,但小孩也是平等的人,需要平等對待,需要尊重。不論是他們多大多小。朗讀全文。
20170828 貓書評羅胖:今天羅胖講領導力。從唐末農民起義說起,訴說古代中國“關中模式的興衰。”關中模式,就是從漢朝開始,凡是有古代戰爭,奪得關中者得天下。羅胖喜歡說我們讀歷史書,往往讀到歷史人物的無奈。唐末農民起義,那些歷史人物。往往都遇上有人向他們提醒關中戰略。可是又由于種種原因沒法說服手下的人執行這種戰略。最后歸于失敗。羅胖給領導力下了個定義,就是領導一群人去未知地方的能力。唐末農民起義的那些領袖,明知道真正的戰略,卻無法說服那些烏合之眾。講故事也是能力呀!
20170828cherryfish評 薛兆豐“簽約前是否應當讓對方知情”。如果你是法官,你認為這八幅油畫和雕塑,歸年輕人所有還是歸銀行所有?為什么?回答:我認為要看銀行有沒權力處置八幅畫,如果遵遺囑銀行有處置權,又答應歸年輕人所以,年輕人應當有權擁有。如果按遺囑銀行沒有絕對處理權必須按遺囑指示進行處理,那銀行應該收回。
20170828KOBE評硅谷來信,《權利和特權》。繼續享受著吳軍老師在硅谷來信中從政治跨越到歷史,又從歷史跨越回現在的這種跨界體驗。今天老師講到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時候,我對現在世界政體的演變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他們源于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能夠看出來,專欄里的讀者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如何成為精英。盡管每一個人的成才之路都不可復制,而吳軍老師還是不遺余力的嘗試從很多角度去幫助大家解答疑惑,而老師的落腳點就落在了這些精英的共性方面——個人品質和對待事物的態度。在硅谷來信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假設是,如果把現在的窮人和富人換一換,那么十年后有很大概率的是,之前是窮人的他們還是窮人;之前是富人的,十年之后他們還是富人。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應該要分清楚哪些東西是他們應該爭取的,而哪些東西是需要珍惜的,懂得這些也就懂得了現代社會的“契約”。當摸清楚周圍的環境和規則之后行事,才不會碰壁的向前發展。(我用自己的話和理解重新解釋了一下)因此我認為的精英應該是三個字“守規矩”。
20170828和睿博品評寧向東《信任短缺-團隊協作的殺手》。這個世界上90%的矛盾都來自溝通的矛盾,所有團隊中90%的災難都來自信任。
公司在面試時依賴的是這個社會和體系下的一套標準,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你產生信任,認為你能勝任這個團隊中對應的職位。試用期更進一步通過對你的熟悉和了解來增進對你的信任。在團隊合作與項目開展中又是綜合人際網絡與專業系統的因素來加強不同成員之間的信任。
我們常說:信任是一切商業發展的基礎。而實際上怎樣呢?我們周圍有多少公司是先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然后降低產品和服務品質的(這讓我不自然地想到某歌和某度)。
基于價值觀的認同是信任的最高境界,而企業文化是體現價值觀的有機形式。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我們應該在團隊管理和商業發展中把信任當作終生使命來承載,而不是形式之下的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