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公司周年慶,分配期權,聚餐慶祝里應是非常開心的事,但也正是這個事情讓我對職場有了新的認識。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非常相信因果的人。因為努力,所以會很幸運。因為耕耘,所以會有收獲。因為心向陽光,所以野蠻但正向生長。但是在這次的周年慶上,我對因果有了新的思考。
事情還得從去年9月份入職開始說起,因為在老東家做過一年半的管理,所以來新的公司就是做管理崗。然后就開始了老牛拉車式的“艱苦征程”。每天最少上9給小時的班,經常是到家之后還需要跟學生溝通到9-10點;每周休息半天,能休息一天就非常不錯,但是實際上自己是可以休兩天的;經常一個月就是休3-4個半天,甚至11月,12月直接就是一個月無休。按照這個努力程度,或者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我的職場一年是別人的一年半甚至兩年,我應該順順利利的升職加薪迎娶高富帥(當然本人已婚)。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so is career. 生活要拋棄我們的時候甚至都不會跟我們打聲招呼。在周年慶上面,我的boss(校長)對我的評價是“吳倩一個好同事,為我分擔了很多壓力,不可多得,后期需要她去承擔更多的東西。”老板認可當然挺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更快的速度成長,做出更多實質性的成績。我們的成長要能夠匹配上自己的野心。
1 戰戰兢兢
基于前面提到的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最終結果沒有那么好。一方面是公司制度或者規模的限制,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問題。站在管理崗,自己的不少決策制定,執行,展開,調整上缺少深入的思考。一個朋友甚至都送我“膽大心細”幾個字。加入考培行業3年多,經驗不足不可否認。針對這一點我只能把每一天都當做一種修煉,不斷的積累沉淀,靜待時間給自己的反饋。同時自己沒有對工作的敬畏感也是不可小覷的因素。論語里面說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了解到問題,學習到知識之后就應該讓自己去持續的指導實踐。既然知道自己很努力工作,愿意在工作上面花時間花精力,那么就應該做決策更應該避免快,不考慮細節,不考慮結果的軟肋,讓自己更高效。
2兢兢業業
剛才也說了膽大心細,重點是心細。勇敢的去執行去闖,但是也需要思維周密,不然只會讓自己陷入到一系列的職場旋渦。
針對這一點我的小方案是:
1 用calendar 幫助自己記錄好每日安排,從而工作生活井井有條。
2 多方位溝通,接收到更多信息,再做出決策。
3 聽每天聽得到,聽郭德綱段子,看虎嗅新聞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廣一點,打開自己的交際網,管理本質在管人。在這場嚴厲的愛的較量里面自己需要建立和培養人格魅力然后才能建立更多的鏈接。
4 10天培養一個小的“彈窗式”的微習慣。像:每天早上8點總結工作。任何發送給第二方的文件都需要第二遍的c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