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腦子不夠用么,推薦9部超級好看又漲知識的國產紀錄片······
短褲電影(ID:movie999)原創,轉載請獲取授權
《中國通史》
百集大型紀錄片《中國通史》由央視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國社 會科學院監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組織 撰稿并邀請國內多家重點大學、專業機構的研究 人員共同參與創作。
為了讓廣大觀眾先行了解其面貌,并聽取各 方面意見,不斷提高拍攝質量,電影頻道從已經 拍攝完成的作品中,選出有關魏晉南北朝到隋唐 時期的7集先行播出,1月21日至27日晚8:50, 觀眾將分別看到《諸葛亮治蜀》、《魏晉風 度》、《北魏孝文帝改革》、《梁武帝治國》、 《魏晉佛教》、《再造統一》和《煬帝功過》
《詩詞中國》
中華詩詞蘊含的民族文化精華,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本片沿著歷史的腳步,以詩詞為脈絡,從詩的起源講起。由遠古時期的中國第一首詩歌到《詩經》、《楚辭》;由漢魏六朝詩歌到唐詩宋詞;再到元曲、明清詩詞以及新中國的優秀詩篇。充分涵括中華詩詞幾千年發展歷程中那些偉大詩人、詩作及其背后的故事。使廣大觀眾感受到生當作人杰、海內存知己、紅豆生南國、江山留勝跡、采菊東籬下、月是故鄉明的獨特魅力,在思索感悟之余獲得智慧與寧靜。
《神秘的西夏》
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對西夏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以西夏王朝從興起到滅亡的發展過程為歷史線索,運用當今最先進的電視表現手段,對西夏的歷史文化做了一次最全面、最綜合的展現。
《園林》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投拍的紀錄片《園林—長城之內是花園》共8集,每集約 50分鐘,從先秦、漢、唐、宋、明的 園林講起,直至現代。通過講故事的 方式,具象表達園林里的慢生活。
《楚國八百年》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曾經居住在中原地區的火神祝融之后遭到商王朝的驅逐,于是舉族南遷,歷經千辛萬苦,總算在南方潮濕腥熱的蠻夷地帶落下腳跟。他們給自己命名為“楚人”,雖然身在邊陲,卻始終懷有重返中原的念頭。楚人首領鬻熊協助周王朝推翻商紂的統治,然而并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分封,周昭王的南巡更令他們對天子的期望徹底破滅。以熊渠、熊通、楚莊王等有為帝王為代表,楚人開始嘗試向中原擴張。侵隨戰爭、齊桓公來伐、城濮之戰、吳楚之戰。數百年的殘酷戰爭鍛煉著楚人鐵一般的意志,八百年的基業逐漸走向繁榮,也走向了衰落和滅亡。
本片根據大量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為觀眾再現了楚王國波瀾壯闊的歷史。
《帝陵》
由陜西省廣播電視臺,西安浐灞生態區管理委員會以及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數字出版基地發展有限公司等共同聯合攝制的11集大型動畫紀錄片《帝陵.西漢帝陵》登陸中央電視臺10套《探索.發現》欄目。將從11月24日起正式開播,每晚21:59分科教頻道CCTV10《探索 發現》連續播放11天,展示大漢王朝跌宕起伏的史詩故事,傳播漢文化,感受漢文明。該部動畫紀錄片歷時五年拍攝完成,是繼《大秦嶺》、《望長安》、《東方帝王谷》之后,陜西文化宣傳又一力作。該片通過手工制作泥塑角色模型和場景模型,結合中國傳統壁畫的表現風格,開發利用“數字多空間要素定點跟蹤融合匹配技術”拍攝的編年體動畫紀錄片。該片集泥塑動畫、壁畫動畫、地圖動畫、3D動畫和實景拍攝為一體,形式新穎,別開生面,為影視紀錄片模式創新揭開新的一頁。該片采用用編年體的方式,每集從一位皇帝的陵墓入手,還原西漢11位皇帝的治國理念及其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展示西漢王朝210年的興盛與衰敗。據了解,《帝陵》漢唐部分總共策劃29集,此次登陸央視的是西漢部分的11集,每集40分鐘。大型動畫紀錄片《帝陵》的策劃與攝制,找到了文化資源與高科技融合的“金鑰匙”,為傳統文化及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為陜西由文化文物大省向文化產業強省邁進辟出了蹊徑。下一步他們還將從電影、圖書、連環畫、人物角色手工模型、地下陵墓數字博物館、帝陵探密大型娛樂電視節目等方面進行系列開發,拓展陜西的帝陵旅游文化產業鏈。看點一:多種動畫形式與實景拍攝融為一體
《帝陵.西漢帝陵》采用編年體的方式,每集從一位皇帝的陵墓入手,還原西漢11位皇帝的治國理念及其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展示了西漢王朝210年興盛與衰敗的種種原因,看后令人震撼,發人深思。
動畫紀錄片《帝陵.西漢帝陵》歷時五年,行程幾千公里,拍攝了大量歷史素材。該片集泥塑動畫、壁畫動畫、地圖動畫、3D動畫和實景拍攝為一體,形式新穎,別開生面,為影視紀錄片模式創新揭開新的一頁。看點二:知名歌手傾情演繹主題曲《千年祭》
大型動畫紀錄片《帝陵.西漢帝陵》背景音樂及主題曲《千年祭》由導演張普然、音樂總監于劍飛共同創作,整片音樂格調高邁,氣勢恢宏。此外,知名青年歌手陳泯西傾情演繹主題曲《千年祭》。
《帝陵》漢唐部分總共策劃29集,這次登陸央視《探索.發現》的是西漢部分的11集。下一步將籌資攝制《帝陵》唐部分的18集。此外,還將從電影、圖書、連環畫、人物角色手工模型、地下陵墓數字博物館、帝陵探密大型娛樂電視節目等方面進行系列開發,拓展陜西的帝陵旅游文化產業鏈。
《美麗中國》
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到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一望無際的平原;從浩瀚大地到碧海藍天……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這次,通過鏡頭,我們去探訪散落在這片土地上的美麗奇景。沿著長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熱帶雨林,尋找亞洲野象、滇金絲猴;來到青藏高原,奔赴內蒙草地,攀爬山脈,眺望西部邊陲。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麗中國。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歷時4年拍攝,使用了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等先進攝影技術。一共六集,分別為《富饒華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和《喧鬧海岸》。
《我在故宮修文物》
“文物醫生”和他們的“文物復活術”!作為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2016年1月7日晚8點CCTV-9首播。
重點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現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第一次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展現傳統中國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的階層的傳承密碼,以及他們的信仰與變革。
《故宮往事》
民國時期的故宮是一個撲朔迷離的歷史大舞臺,遜帝后妃、皇親國戚、軍閥政客、政要名流、社會賢達,幾乎所有的政界要人和社會名流,都曾在這里留下自己的足跡,把真實的自己留給了歷史。民國時期的故宮是一部濃縮的厚重的驚心動魄的歷史,從這里,既可以走進一個數千年文明積淀的文化寶庫,也可以走進一個動蕩而風云變幻的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