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點贊”這事,說說“社交需求”
我認同:每個人都有社交的需求
客戶呢,我們無論是不是做保險業務,我們自己也有社交需求
我們業務本身,也是帶有一定是社交屬性。
區分一下,我們這里7天訓練營的內容,主攻的不是刷流量的方向,是對個體客戶“經營”的一套模式
無論抖音類大流量保險銷售會不會成為趨勢,目前我們中信保誠的還是做的需求分析--定制化方案--點對點服務的形態
所以,這7天,原則上,不改變我們的業務模式,只是換到了微信圈這個平臺上[呲牙]
這個“原則”放到最前面,主要想表達,在社交關系里,我們和客戶也是對等的關系。為了業務社交,也找個讓自己舒適的平衡。否則,可能難以持續
“社交”可以被看作是個雙向的交換行為,同步付出、索取,也是一個平衡
你們給客戶、朋友送禮物嗎?客戶送你的禮物,你收嗎?[憨笑]
大家覺得,微信里有哪些典型的“索取”行為呢??
在線的可以回應一下,也看到大家的想法
人際里,其實也是有“賬戶”的。遇到熟人清“僵尸粉”,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就忍住了。[呲牙]
陌生微商清理僵尸粉,本來她在我這里的社交賬戶里就沒有“儲值”,誰清我就馬上刪除
剛討論了“索取”行為,那朋友圈里的社交,哪些是“付出”行為呢?
點贊算不算?
算也不算
若你發了個朋友圈,被點贊很多,肯定是比較開心的。同時,你會點開來挨個統計,給你點贊的都有誰嗎?
我猜大部分人不會這么做
好滴,很多有心人。[呲牙][強]
我們現在開啟良性的主動社交,從點贊開始,先往前邁一步,做一點“付出”。
同時,我們也可以考慮把“點贊”換成“點評”
點贊不能不分場合不禮貌
聊天式評論不要太多。
有人發了一條朋友圈,兩個共同好友用評論在朋友圈的聊開了,可以是兩三條,但不是七八條十條甚至更多。[呲牙]
現在切換來講講“刻意練習”
用大家比較熟悉的NLP的框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