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笑來老師的這句話,今天,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古話有了“拍案叫起”般強烈性的覺悟。
笑來老師在重新解釋這句話時,又從學習技能的角度進行了闡釋:
當你與擁有某項技能的人(最好是人群)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不由自主地“發現”、“感受到”那項技能其實是很自然的、很實用的,沒有它是不行的、甚至完全不可能的......
這些判斷上的變化很大地影響你的行為,你的感受,于是,在很多在另一個世界里“很艱難”、“很痛苦”、“很難堅持”、“沒有毅力根本做不完”的事情,在你的世界里全都變成了“真好玩”、“停不下來”、“要是能多玩一會兒就更好了”的事情......
在《水的秘密》這本書,提到過這樣一種現象:如果給水傳遞負能量的話,那么水的結晶會很丑;相反,如果給水傳遞正能量的話,那水的結晶就會漂亮。能量波的傳遞效應是及其具有影響力的。
反思自己的性格,和身邊人對自己影響,對此種現象感觸頗多:
在大學時,有位同學總是抱著消極的態度,每當你有任何好的想法、好的點子要實踐時,和她一提起,得到的從來不是建議或者鼓勵,而是各種消極的不可能提議。每每這個時候,剛才還是興高采烈的你瞬間就會極其難過。這種負能量造成的難過不是一般的容易解除,它甚至給自己以后的行為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如很長時間里,做決定前,我總會分析各種利弊,猶豫不前;
而在曾經參加過的一個很棒的社會團體里,導師總是用很積極的態度來指導訓練我們團員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當你提出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時,即使大家給不出實際有效的答案,每個人都會給你提出嘗試一下的鼓勵。在這種氛圍中,心情是愉悅的,腦子也會轉得飛快,會不停地構思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高二時,學校舉行了實心排球比賽,我們班接連不斷地輸球,場內外同學的氣氛變得越來越沮喪緊張時,這時一位同學總在是每一次失分后,發出“噢耶,沒關系!”的快樂鼓勵聲音,在她的帶動下,場上隊員的氣氛越來越好,最后在大家的快樂拼搏下反轉了局面;
而在工作時,參加單位舉辦的排球賽時,有些技術高超的老隊員總是在新隊員在失分時,發出抱怨的聲音,而這也樣的結果就是帶給了新隊員無窮的壓力,進而進一步丟分!
“朱”和“墨”所帶來的影響,有時不一定像我上面提出的例子那樣短暫,有時候它們帶來的影響是長久的,甚至成為了性格的一部分。
大學時,有位舍友總是帶著贊許性的眼光來看待別人。比如一位長得挺丑的同學,任何時候她都能找到這位丑丑同學閃閃發光的地方,而我當時總是抱著歧視性的眼光來看待別人:長得這么丑,哪里有她說的優點啊! 曾經我懷疑過那是她虛情假意的贊許,可是當我發現我的舍友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是這樣的正面的態度時,我開始對自己內心深處那些丑惡的行為感到羞愧!同時引發了我深入的思考:為什么兩個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態度上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為什么看待別人時,我總是帶著消極的眼光,這種眼光又從何而來?
直到現在,當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審視時,我發現那是”祖傳“的,就像傅園慧的開朗是”祖傳“的一樣。小時候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的言論和行為,會對我們的行為性格產生“遺傳性的影響”。
小時候,看電視時,長輩總會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審視電視機前的那個人,一旦他們發現某人某些地方的缺陷,他們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驚訝的告訴你:你看,那人牙齒多丑! 直到今天我成人后,他們還時不時在我耳邊絮叨:你看地鐵對面那個小孩,牙齒長歪了!
可是,我又很慶幸的是,在我的周圍,總有些帶有”陽光“的人,默默地照亮了我深處的”陰暗“,給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以至于當前輩和我絮叨某人牙齒真丑時,我還能有這樣的遲鈍:啊,是嗎,你不說我還真沒發現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