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晚報刊登出一位因煤氣爆炸容貌受損的孩子貝貝的求學故事,其父親帶他到幼兒園多次被拒,或委婉或直接,理由不外乎怕嚇到其他孩子。
在溫州晚報的多次呼吁下,溫州心橋幼兒園主動接納了孩子,讓孩子免費去幼兒園。
然而,這只是開始,如何讓心有顧慮的家長接受貝貝,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眾多的家長表示,我同情孩子,甚至愿意捐助孩子,但不要把他放到孩子一個班級。
為此,心橋幼兒園的園長陳秀娟召開了一個特別的會議。她召集貝貝所在班級的家長以及周邊班級的家委員會成員,征求大家的意見,如果大家都反對,那么這個貝貝去入幼兒園的事情也就就此為止。
當天的會上,貝貝的父親涕淚俱下。男兒有淚不輕彈,心酸的給孩子找學校的過程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感觸。他說,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在正常的一個環境里面,不希望他被同伴拋棄,這樣會讓孩子留下陰影,他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孩子有個能夠正常生活的幼兒園。
現場,很多家長流下了眼淚,為人父母,將心比心,最終沒有一個家長提出反對意見。
昨天,貝貝所在的幼兒園舉行了特別的入學歡迎儀式,貝貝受到所有小朋友的熱烈歡迎,每個孩子都跟他擁抱,帶著他一起玩。樸實而真誠的歡迎儀式,給孩子帶來的是溫暖是愛是包容。像一個普通的小孩一樣,過幼兒園生活,這是對貝貝最好的回饋。
實質上,孩子的世界簡單而美好,孩子并不覺得貝貝有什么特別,孩子的價值觀和看待事物的方式取決于父母。家長如果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到,小孩子也會跟著模仿。
在這里,我們向溫州晚報致敬,向一份有溫度的媒體致以謝意,溫暖之州的溫州有了有溫度的媒體善意的襯托,才讓來自外地的貝貝家庭感受到溫暖。放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的遇到貝貝,都是一個復雜而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幸,溫州做到了。
對貝貝來講,這是一個很榮幸的事情,但是對于貝貝的同班的同學來講,何嘗不是一個榮幸?孩子們純真的世界里,自小就有了一顆溫暖的愛心,這是他們成長中最有價值的禮物。
大愛無疆,仁者無敵,感謝那些用愛心去包容的家長,你們用實際行動給予孩子們愛的教育。
我們國家目前尚無明確規定保障類似兒童入學,但民間做到了,也證明了社會的進步。當然,我們也非常希望法律方面加以健全,讓每一個孩子不被歧視的享受到教育權,希望可以從這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