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覺得“滿足感”這個詞,高貴,太高貴了。
高貴到,我好像已經失去它好久好久了。
直到昨天和今天兩個時刻敲打我,對我蹬鼻子說:你好像從來沒有這么開心過了,才讓我想起這個詞——“滿足感”。
最近,忙于奔命,忙于過活,忙于完成在所剩不多的大學,忙于所謂的穩定和世俗意義上的好。DX同學說,裝了四年的大家閨秀,被秋招一朝打回婊子模樣。
也確實。我真的好久沒有這種“充實的滿足感”了。
比如深夜的現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我就想跳起舞,一顰一笑,衣袂飄飄,有落英繽紛。管他男主角還是女主角,在我的世界,我就是國王。在靜謐的夜晚飛起來,真正能靜下心,去聽一首歌,看一首詩,寫一點字。
此刻,像喝了點小酒,微醺著。開著臺燈,在舍友的鼾聲之中飛速碼字,聽著歌,跟著節奏一起,精神的像個神經病,無比專心、致志、可愛(生生加上去的)。
這種“滿足感”帶來的美妙,我很難用形容詞去描述,卻能清晰的想起以前那些時刻,還原當時的場景,回憶起確定的感受。所以,我想記錄下來(我是不是個超級害怕失憶的人吶),我知道人生的路會越來越難走,每當想起這些純粹的時光,就覺得“識迷途其未遠”,雖“覺今非而昨是”。這種滿足感的時刻會越來越珍貴,希望自己能順著這小徑,隨時找到回來的路。
幾個滿足感爆棚的時刻(一個民謠姑娘的側臉)
// ?寫古詩的時候
昨天聽宣講會的時候,用了一支超好用的筆,心情好到爆炸,從柳永寒蟬凄切寫到李清照最難將息,再到蘇軾的江海寄余生。文字尤其是古詩詞的力量真的太強大。小時候死記硬背,不懂個中真諦,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有滋味,一輩子也參悟不透。
// ?聽歌,想跳舞的時候
今晚放了一首周杰倫的《發如雪》,大家紛紛表示懷念,跟著一句一句,想起純真無邪的小學時光,大家剛被流行音樂突襲的懵懂年代。很多時候,一首歌,就是一個場景,一個耐人回味的故事,而此刻,你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又是哪首歌,想起哪個人。
// ?期末考試周,學習了太多知識,被知識擁抱的幸福滿足感。
我們是一天能學一學期的人吶,自己弄明白書本上的知識,被自己的智商深深感動。這時候,我們對“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深信不疑。感覺學了太多知識,心里塞塞的。(心塞的另解)
// ?回到家,媽做好了飯,爸舉起杯子,電視播著百姓日常。
高中兩周放一次,住校,每次回家,都要坐兩個小時的客車,從下車的地方到家還有兩百米左右的距離,再拐一個胡同。每次拐角處,萬家燈火,星光燦爛。媽總會在家門口留一盞燈,為我照亮回家的路。廚房里傳來鍋碗瓢盆碰撞的叮當聲。“媽,我回來啦!”爸舉起杯子,我和他們神采飛揚的講述學校里的好笑事情,吃飯吃到撐,周五不寫作業,早早躲進我暖暖的被窩,和電視劇大戰三百回合。
// ?小學從風塵仆仆的三輪車上跳下來,一眼就撞上了冬日清冷寒風中的夕陽
……
我知道,很多畢業的學長學姐告訴我,工作和想象生活還是有很多差距,除了買買買,其他事情很少帶來充實的滿足感。你逛淘寶、你刷微博、你無止盡的微信群聊,都是一時一刻的快樂,卻稱不上一種實在的滿足感。
而真正能給你帶來滿足感的東西,你一定擁有過。
是你打籃球的時刻,是你逗姑娘的時刻,是你寫完論文的時刻,是你看這篇文章首先想起的時刻。
人生總是一邊丟失,一邊找尋,然后發現彌足珍貴的瞬間。只要走不遠,明天能回來就行。不丟失掉對生活的熱忱,對未來的希冀,和對幸福的向往。保持好奇、保持求知。
然后,好好睡覺,好好早起,晚安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