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明天

文/公子小宋

1.

人人都明白“黎明之前是黑暗”,相反的阿毛太能明白了,黑暗之后,絕對是眾生渴望的光明。所以阿毛從沒能克服一個圍繞他一生的毛病,那就是“明日復明日”。

阿毛一直覺得考上大學是他做的最不拖延的事情。但是直到大學將近畢業,他才恍然知曉這是他自己做的最拖延的事情了。

阿毛的高中,真的是拿青春在拼命的揮灑。那時他不小了,但受到的思想太過于山村,太過于落后。想想那時候的他,他總會在往后的日子里不自然的彎起嘴角。

山村的教育也確實落后,就算是考到一個不好的高中,阿毛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他踏上高中的年紀,正是人生雨季最泛濫的時候。

當他人生第一次體驗集體生活,他很新鮮,很好奇,畢竟是走出了只有四面墻的格子,初次接觸這個世界的廣闊。

面對阿毛這樣的同學,沒有人笑話他,甚至有同學很好奇,他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以出落的這么的純凈。白的似乎是一張可以讓人肆意揮灑顏色的白紙。

“天啊,你居然沒有扣扣”

“扣扣是什么,上網!可以打魚嗎?”

也是高中阿毛第一次正式接觸了所謂的互聯網。

2.

三年一晃而過,在這一屆的學子中,可憐的沒有一個考上。可是結束過后的學校,洋溢的是所有人的快樂,沒有什么可悲哀的,好像本來就應該如此。

唯一一個傷心的,就是那個心中依然保留著一絲純真夢想的阿毛。

在至少上高中之前,他都只單純的認為,念書是他人生這輩子唯一的出路,然而現在他唯一的路途,斷了,斷的如此的明確。

不出意外,他應該會走出去,是的,情理之中,阿毛走出了山村,第一次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這一次他還是那么好奇,還是那么新鮮。

這個暑假是阿毛以為的最后一個,可是他想錯了,他拖延的性子,決定了他的暑假還要繼續。沒錯,打了兩個月的工,最后阿毛還是決定回去讀書,他想真正的走出去,不想一輩子只待在暗無天日的流水線上。

3.

這個復讀的時機,是個不怎么好的時候,同年最疼愛他的奶奶去世了。第一次嘗到死生的味道,這個味道說實在的,阿毛很不喜歡,甚至是厭惡,可最終他還是忍受了,他還是單純的以為,今天是這樣的一個味道,也許明天就不是了!

作為常年在外打工的父親,他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咬了咬牙,將阿毛送到城里的學校讀書了。

就是這樣的一個決定,讓阿毛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大學路。

阿毛心里很明白自己的高度,他知道通過大文大理,他一輩子都不可能踏入大學的大門。所以他走上了藝術生的道路,這是一個要花錢的大學生。

就算是這樣,他還是不緊不慢的對待自己的人生,直到他在陌生的城市里度過了他人生的20歲,他突然發現,也許明天他還有可能不成功。于是他開始思考了,開始憂慮了。思考明天考不到怎么辦,憂慮明天看到父母失望透頂的表情,阿毛真的害怕了。

他突然間明白了一些,開始努力,開始拼命,不愿憂慮明天,直接做好今天,就是他最大的成功。沒想到,他真的成功了,曲線救國,真的通過藝術生這一條道路走上通往大學的大門。

4.

大學,多美的名稱。

阿毛進去以后,他再一次忘記了今天,只記住了一個“也許明天”!他知道黑暗過后,就是光明,所以他不著急,他說,光明總會來的,耐心等待。

可是他忘記了拉開將他關在黑暗之中的窗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