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了原定的書寫主題,決定寫寫OH卡的自我探索過程。
鋪上卡布,伴隨著先生給兒子講故事的聲音,抽了一張圖卡一張字卡。
快樂
這張小丑的圖卡讓我想到了白天的情景,兒子感冒沒去幼兒園,今天是第三天,我和他有很多相處游戲的時間。對于這個托馬斯迷,已經到了除托馬斯故事一概不看的時期,不過今天給他講新買的《包姆和凱羅》,他卻喜歡得不行,講完一遍之后,還安排著晚上睡覺的時候再講一遍。看來,有趣動人的故事和色彩溫暖的畫面很吸引他。
兒子一直很抗拒畫畫,我從最開始的自責,認定是自己哪里沒有引導好,讓兒子對畫畫提不起興趣,到后來不斷轉念作業,覺得不喜歡畫畫也沒關系,也是可以的。生命的表達方式有很多,可以用音樂,用文字,用聲音,用舞蹈,或者任何別的方式,協助他找到自己擅長的方式就好。
白天,我給他講新買的繪本《一起畫畫吧》,一邊拿出彩鉛和日記本,讓他在上面跟著一起創作,他竟然放松地畫了起來,畫了一棵樹,一條火車軌道。我心里高興極了,知道他不是不喜歡畫畫這件事,而是有很多擔心,擔心自己畫得不對,因為在幼兒園老師會有很多限制,涂色的時候畫出邊框就是不對的,不被允許的,老師跟我說過這個事情,讓我回家多訓練一下。所以,這一次兒子能鼓起勇氣隨心所欲地畫上幾筆,在我看來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與突破。我也意識到,放下期待,創設環境,發出邀請,尊重孩子,終會讓孩子一點點找回畫畫的樂趣。
生氣
晚上,因為吃飯的事我發了脾氣。我看見了自己的挫敗,一直都覺得自己不擅長做飯,也做的不好吃,所以兒子才不喜歡吃我做的飯。想著想著就很難過。其實,我潛意識里的信念還有,做飯是一件麻煩事,我根本不喜歡做飯,人要是不需要吃飯才好呢。留出更多的時間讀書寫字,做點創造價值的事??吹竭@樣的信念,我笑了,怎么可能跟事實對抗呢。我繼續看自己的需求,兒子已經在家休息了三天。我陪了三天,每天除了親子活動,就是買菜,做飯,而且是三頓。天哪,我感覺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飯,好恐怖呀,況且連續兩個晚上兒子因為鼻塞,喉嚨不舒服醒來四五次,有時還會喊叫,我的睡眠也受到影響,身體狀態很不好。這個時候,我也是需要被理解的,于是,我在心里給到自己深深的理解,好受了一些。
自己的經歷還讓我想到,那些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那些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的職場媽媽,甚至是那些從小就幫助子女照看孩子的老人,都很不容易。于是決定日后給這個帶娃的群體寫一封信,表達一下我最深切的懂得與看見。
個體經驗除了喚醒我對自己的愛,也讓我更加理解有同樣經歷的他人。
演員
此刻,快樂與生氣的大戲都已謝幕,我也借由書寫以觀眾或導演的身份重新去看待劇中的自己。
此刻的我與劇中的我雖同為一人,也并不覺得羞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想起米沃什的《禮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園里干活。
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個并不使人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看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