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3:諸神黃昏》你要怎樣才能認可我
由塔伊加·維迪提導演的《雷神3:諸神黃昏》在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8%,比起前兩部來說,《雷神3》在各大評分網站上的分數高了許多。
看了前兩部后,以為第三部會上演兄弟一死一傷,畢竟,在《雷神2:黑暗世界》里,洛基的死是假的,最后還假扮奧丁對托爾說“孩子,即使有一天我為你感到驕傲,我也不會說出來?!彪y怪托爾頭也不回地走了,走了。然而,《雷神3》卻上演了兄弟合作對抗死亡女神,這變化,讓我難以接受。
在前兩部里,洛基一直是個傲嬌的小孩子,用搗亂來顯示存在感?!独咨?》里,他陰柔、狡黠,神經質。周身彌漫著悲情人物的抑郁氣息,讓人心疼。想證明自己比哥哥更適合當君王,設計托爾,讓哥哥流落地球。在《雷神2》里,更是假意合作,在戰斗中死去,騙取眼淚。最后還假扮父親,對哥哥各種鼓勵,“你足夠成為一個君王了,比我更適合。”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壞蛋,讓人又愛又恨。湯姆·希德勒斯頓飾演的“洛基”,把反派演成了藝術,把配角演成了主角,只是,《雷神3》里,壞孩子成長了,還真是有點不習慣。
雷神的錘子破了,破了,被死亡女神給捏破了,簡直不要太強。由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號稱“漫威宇宙史上最牛逼的壞人”的死亡女神——海拉,舉手投足間都彰顯著高貴。托爾在《雷神1》里,依靠錘子回到阿斯加德,在《雷神2》里,用錘子打敗黑暗精靈,《雷神3》呢,失去了錘子,他該何去何從?
英雄類型的電影劇情一直都是英雄誕生——落魄——成長——拯救世界,如何才能拍出新意呢?這或許是很多導演想知道的。
塔伊加·維迪提在《雷神3》里,加入了很多搞笑片段,不少人表示從頭笑到尾。這樣處理沖淡了影片的悲情氣氛,奧丁的離去,托爾兩兄弟被迫離開阿斯加德,托爾瞎了一只眼睛,錘子也沒了。死神海拉和眾神之父奧丁的往事被揭開,讓人對海拉多了幾分同情,為父親金戈鐵馬,最后落得個囚禁的下場。即使這個人再壞,我也覺得她可憐。
雷神系列的前兩部給我的感受就是托爾和洛基小打小鬧,《雷神3》就是兩兄弟和大姐在爭斗。先是為了保護地球,再是對抗黑暗精靈,繼而是保衛阿斯加德,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講了一個家族史而已。雖然比較吐槽這樣的劇情設置,不過雷神系列給我的驚喜還是有的。
《雷神1》 是雷神托爾的成長史,從一個暴躁的大孩子成長為一個英明的君主。他魯莽自大,一意孤行;他流落地球,邂逅愛情。他保衛地球,上演兄弟相殺?!独咨?》是雷神托爾大戰黑暗精靈?!独咨?》更是被戲稱為英雄類型片的喜劇進階。從《雷神1》到《雷神2》再到《雷神3》,由一個小星球到整個宇宙,空間范圍逐漸擴大。
有時候,我們渴求得到認可。
有時候,我們付出,都是要求回報的
托爾、洛基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海拉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回報。沒有人喜歡被偏見對待,沒有人不希望得到回報,沒有人不希望得到認可。
有時候,努力就是為了得到各種人的認可。我們努力學習,希望得到家長、老師的認可。我們努力工作,希望得到同事、老板的認可,不僅僅是為了工資而已。這里面還涉及到自我價值,我們對自我的認知需要從周圍環境中獲取而來,作為對自我認知評價的一個參考。自我認知確定了,我們也就成長了。
一直以來,我們依靠著外物,依靠著父母的寵愛,去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還盲目地自以為是自己努力得到的。我們失去了外物,我們什么也不是。我們用撒嬌去求父母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用各種借口,去讓父母滿足自己各式各樣的要求。這一切,只是因為他們愛我們罷了。如同托爾之于洛基,這樣一想,洛基在《雷神3》里的變化得到了很好的解釋。有一天,我倚仗的寵愛沒有了,再也沒有了搗亂的理由,因為沒人在乎了啊。我們呀,就這樣成長了。所有被寵壞的小壞蛋,終有一天會成熟的啊。這就是雷神系列給我最大的感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