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事情的判斷往往是在某種假設下面進行的。于是認為自己的邏輯無比正確啊,得出的結論也應該是正確的嘛。
比如我今晚發現的一個。弟妹平時都一副不愛搭理人的樣子,今晚來吃飯,明顯感覺她對我的態度有所改變。究其原因,是我前兩天拍了婚紗照,在微信圈曬了美美的花絮,她主動回復并主動私信我可以找她推薦婚慶。
她的反應讓我感到奇怪。于是乎我發現了自己在人際關系中的一個致命而且錯誤的假設。我認為別人喜歡看到我不如他們,于是總是刻意壓低自己,一方面導致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導致人際關系的不健康。
也許人們喜歡與比自己更好的人在一起,至少有些人是這樣的,可能這樣對他們才有利用價值。
我們都在某種假設下思考,這就是所謂的信念。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于是拼命尋找錯在哪里卻不得,徒生掙扎與煩惱,浪費了無數最最寶貴的東西——時間。如何破解?第一,檢驗自己腦中已有的信念,所謂自省。第二,不要輕易地向孩子灌輸信念,如果假設錯了呢?未來的孩子就是現在的你。
不管如何,我的改變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