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市場:投資機會增加 處置壓力加大

不良資產供給增加,并非政策性因素,主要由市場因素造成。從宏觀層面來看,國際經濟復蘇緩慢,不確定性增加,我國國內經濟“三期疊加”導致經濟增速放緩;從微觀層面來看,金融機構經營政策、風險偏好也是此輪不良資產供給增加的一個因素。

有專家表示,在國內外經濟難以短期內出現根本性變化的大環境下,我國不良資產周期不會在近幾年內結束。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我國不良率目前穩定在1.7% 左右,處于世界較低水平,表明我國金融風險仍處于可控范圍。

機會與挑戰并存

當前我國經濟企穩的基礎有所鞏固,但是仍面臨不小的挑戰。不良資產的波動與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滯后期。從規模上看,此輪不良資產供給仍在增加。但是,金融機構不良“雙率”出現企穩苗頭。從區域來看,最早不良資產攀升的江浙地區企業經營狀況出現好轉。

有專家表示,目前還難以說不良率拐點來臨,就不良貸款規模來看,未來變動趨勢取決于國內外經濟環境。當前,發達經濟體經濟逐步復蘇,但新興經濟體仍面臨挑戰,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穩中向好,但短期內下行壓力猶存,因此,仍需要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防范潛在風險的積聚。

對于以不良資產經營為主業的資產管理公司(AMC),面臨新的市場環境。從收購的角度看,存在較好的市場機會。而從處置端來看,目前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債權轉讓出售,傳統的“打包、打折、打官司”的時期已經結束,不良資產處置手段更加豐富,在“互聯網+”的大潮下,處置渠道增多,更有利于縮短處置周期,提升資產價值。

有專家表示,相對于上一輪的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此輪不良資產的收購和處置的突出特點是市場化、法治化。在經過最初各方積極“搶食”市場蛋糕的熱情之后,各方逐步認識到,這一領域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

收購端競爭更為激烈

參與主體的增多,致使市場競爭加強。在政策松綁下,各地紛紛成立了地方AMC,據粗略統計,目前已有超過40家地方AMC獲批成立。地方AMC業務領域主要在當地,其憑借與地方政府天然的良好關系,在當地市場占據地緣優勢。四大中央AMC不良資產業務的經營主要依靠各地的分公司,因此地方AMC的加入,增加了區域市場的競爭程度。

據了解,當前不良資產包價格出現上漲,考慮到后期不良資產處置面臨的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等多因素,價格的上升,不利于利潤空間的擴大。

有專家表示,不良資產包價格的上漲有其客觀因素。此輪不良資產包質量相對較高,包含一些抵押品明細、手續較為完備、債權關系明晰的產品,一些產品具有較大的潛在增值空間,因此價格較高。

在價格的談判方面,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大多以自主清收為主,對外轉讓熱情不太高,因而銀行在談判中擁有話語權。而資產管理公司還要考慮后期的處置成本,對價格有一定的期望值,這是導致買賣雙方價格談不攏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前銀監會發文,降低了資產包戶數的門檻,由10戶下降到3戶,對于實力相對較弱的地方AMC來說,是一大利好,收購資產包更加靈活。但對于實力較為雄厚的中央AMC來說,利好并不明顯。

處置端手段更趨多元化

有業內人士透露,當前銀行出售的不良資產包,呈現出新的特點,即更加趨向集團化、專業化,這增加了后期處置的難度。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對于剛剛誕生的地方軍,擁有豐富處置經驗及大批專業人才的中央資產管理公司仍具有更多的優勢。

中國東方發布的“2017: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銀行業賣出不良資產包5130億元,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占據了其中90%的份額。進入2017年,不良資產規模持續攀升。四大AMC確立了增強“主業”的發展方向,預計今年處置不良資產的規模將小幅上升。

而不良資產處置在規模上升的同時,也面臨著處置難度加大的問題。

有研究機構表明,當前不良資產供給增加,但是相對壓力略小。此外,上一輪沒有銀行改制上市的壓力,不良處置的整體進度可能會慢,耗時或將更長。

無論從傳統的“打包、打折、打官司”,還是到如今更為豐富、創新的綜合手段,都與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態勢以及土地、資本市場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前我國經濟處于結構調整期,經濟增長回歸常態,土地、房屋等資產增值的空間變小,諸多因素導致不良資產處置難度增加。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不良資產的處置,更要區別對待,對低效資產要毫不猶豫出清,以避免資產的進一步減損,影響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對于尚有潛力的資產,則要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包括債務重組、資產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等,運用投行思維,加快處置周期,提升資產的價值。

“互聯網+不良資產”是不良資產經營中所出現的新模式,目前來看,互聯網平臺還僅僅是一個新的渠道,不良資產的處置還是要依靠線下。但目前四大AMC都在試水互聯網平臺兜售不良資產。

版權說明: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催天下》均在文章結尾備注了原標題和來源。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號后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非常感謝。

催天下響應國家號召,弘揚誠信文化,樹立誠信之風,筑牢誠信基石。以數據為基礎、以綜合施壓為方法、以信用懲戒為核心、以平臺為戰略。依托匯法信用生態圈,利用創新方法,解決催收難題。

催天下,催遍天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