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接著前一周的文章,說一說提問式銷售模式。
2,講故事:讓客戶感同身受
在銷售的過程中,面對新客戶時,客戶都會對銷售人員產生一種戒備心理,銷售人員說的話,客戶必定是半信半疑。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呢?講故事,通過講述故事的核心點,讓客戶感覺你是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考慮,從而慢慢放下對你的戒備心理。
舉個例子:美容店里,顧客質疑某產品會不會有效果。
“小張,聽你前面的講述,的確不錯,但我就是擔心這款產品效果怎么樣?”
? “王姐,你有這樣的擔心是對的,這款產品剛來時,我們也擔心效果怎么樣?前一陣的時候,我們的一個老顧客李姐,也用了這款產品,前天又來店,拿第三個療程的,我就問她效果怎么樣,她指著自己的臉給我看,說效果非常滿意。。。。。。(具體內容可以根據顧客王姐情況再潤色一下)”
通過講述這么一個故事,是不是比單純的強調產品效果好,說服力要好很多?是不是也容易打動顧客?
平時,做銷售的過程中,針對客人經常提到的不同問題,多積累這樣的案例和故事,會讓你事半功倍。
3,問題轉機:每一次提問都是展示機會
很多銷售人員反應,非常害怕回答客戶的問題。其結果,往往是要么答不上來,要么即使答上來了,話題也進行不下去了。
為此,我們要學會利用問題逆轉,將自己從被動的回答者轉變為主動的提問者。
舉個例子:
還是在剛才的美容店里,顧客王姐向美容師小張咨詢減肥的事情。
“小張,你們這有減肥的產品嗎?”
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大部分美容師會回答“有啊,”“多少錢?”“2680”,“哦,能便宜嗎?”“不能了。”這樣下來,話題是不是基本結束了?再多說,也是顧客不樂意聽的了,對不?
但小張如果是這樣回答“,姐,你以前減過肥嗎?”“怎么減的?在減的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的癥狀?”
如此下來,話題的主動權是不是又回到小張的手中了?小張是不是又很從容的介紹她的減肥產品的賣點了?
總結:面對顧客的提問,不要急于回答,用反問的形式,掌握主動,把話題拉回到我們的產品上。
4,提供體驗:千言萬語不及親身體驗
我們都知道,買車的時候,4S店都有試乘試駕的服務;到超市去買不了解的食品時,服務人員都會讓你先免費試吃。對不?
通過這種親身的體驗,產品的賣點、好處,顧客立馬就能一清二楚,省去了銷售 人員的蒼白的話語。并且這種親身的感受的說服力是空洞的語言所沒法比擬的。
所以,但凡你的產品能方便讓顧客去體驗的,盡量讓顧客自己感受。
但要注意的一點是:顧客在體驗過程中,讓其感受到的必須是你產品的賣點,否則或許會適得其反。
5,買張不買跌:讓客戶認可現在最合適
消費者往往會有這種心理,買張不買跌。在選購產品時,吸引他們的往往不是不斷下跌的價格,反而是持續上漲的價格。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知道,有時我們單純地降價促銷,未必是最好的銷售手段。
我們的銷售人員在做銷售時,要和客戶塑造我們產品的價值,是不斷升值的。
在這方面,房地產銷售人員很好的抓住了人們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一套房子,今天8000元/平方你不買,過了一個月或許是8500元/平方,再過半年9000元了,你說到底是買還是不買?
6,減少更換:勿讓客戶面對選擇難題
我們在做銷售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客戶?他們向你了解了很多種你的產品,但是到最后卻沒有購買任何一種產品,大家有沒有想過問題出在哪里呢?
分析起來,主要原因不在于你的產品不夠好,而在于你給客戶提供了太多的選擇,而客戶卻因很難選擇,最終被迫放棄。
所以,我們在銷售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把一個單子成交完,再給客戶介紹下一個。
7,成交信號:別讓成交擦肩而過
很多銷售人員反應,有時明明感覺這筆單子馬上就要成交了,可是最終卻與成交擦肩而過,功虧一簣。
據銷售人員講,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客戶比較認同的時候,他們都會莫名其妙地產生一種緊張感(這種緊張感,我們稱之為成交信號。)。
當成交信號出現的時候,很多人因為緊張、激動,血往頭上涌,往往就會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對客戶的掌控,錯失成交良機。
舉個例子:還是上面在美容店里,顧客王姐看中了一套減肥的產品,問美容師小張:“1980元一套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再給打個九折吧?”
小張急于成交這筆生意,于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答應了之后,顧客王姐反而更加磨磨嘰嘰,緊接著又向小張要一系列的試用裝,小張也都一一答應了。可這筆生意到最后也沒有成交。
在這個例子中,小張失敗的原因,就在于她太急于成交,當成交信號出現時,頭腦混亂,失去了對顧客的控制力。
所以當我們感覺成交信號出現時,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避免做錯事情,功虧一簣。
8,假設成交:用提問代替等待
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道理,就是顧客的購買興趣及購買欲望有時候是很短暫的,時間一長,有的顧客就沒有購買的欲望了。
所以,當成交信號出現時候,銷售人員如何去做是值得我們反復琢磨的。
時機成熟時,我們需要引領客戶進入一個假設成交的環節。
比如說,銷售人員在同張總談一個設備供應的單子,當成交信號出現的時候,有的銷售人員會不知所措的問這么一句“張總,您看您還有什么問題?”有時,往往就是這么一句話,提醒張總提出一些你解決不了或者是你回答不了的問題,讓你跌到坑里,粉身碎骨。
但如果我們這么問“張總,假設單子成交后,我是這周給您送貨?還是等到月底送貨呢?”這樣,引導張總進入成交的環節,效果是不是與前一個大相近庭?
9,快速成交:做好臨門一腳
這個意思是說,爭取快速成交,越快越好,成交的過程拖的越長,出現意外的概率就會越大。
很多銷售人員都有讓自己后悔的銷售經歷。
有個家電銷售員跟我講過他的一個經歷:有兩位顧客,夫妻二人,來他店里定了一整套的家電產品,要搬新房子用。前期工作都做好了,只等刷卡繳款了。
這時,男顧客的電話響了,銷售員就多了一句話“您先接電話。”男顧客就沒刷卡,接起了電話,電話里對方問他在哪?他說在這打算買家電,對方說買家電怎么不去咱老同學XXX去買呢?他那兒怎樣怎樣好。
男顧客掛上電話,很客氣地說了句“真不好意思,暫時先不繳費了,我再看看吧。”
銷售員悔的腸子都青了。
總結一下:
蔡老師的這套提問式銷售模式的主旨意思:用反問的形式回答客戶的問題;
回答問題時,要把握一個原則,即在我們沒讓客戶知道我們想讓客戶知道的內容前,不要讓客戶知道他想知道的內容。
嘮嘮叨叨講了這么多,希望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