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學習得到古典《超級個體》的一篇筆記。
#每天三件事# 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確幸+昨日收獲
以上就是每天三件事這個工具的全部內容,這個工具非常實用。
一、為什么是三件事?
1、每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完成很多事情
我們每天好像都在做很多事情,但是在真正執行后發現,有時候連三件事都完不成,導致真正重要的事被一拖再拖而帶來內疚、焦慮。
2、工具簡單
自我管理的工具有很多,有些看上去很好,但實際用起來很復雜,看上去眼花繚亂不知道從何開始,有的用起來一開始很開心,但堅持不了三天就放棄了。所以一個簡單易用的工具非常重要。
二、三件什么樣的事?
很多人每天的三件事,都是讀書,開會、匯報、與XX人溝通,諸如此類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每天三件事”做了嗎?說沒做也做了,說做了好像又沒做,結果就是很多人發現的干了很多事,但好像自己的生活沒什么變化,個人也沒什么成長。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缺乏結果思維。
所以確定三件事要運用結果思維。
三、如何確定三件事:
1、確定這件事的結果是什么?
一定要好好想想做這件事的結果是什么?比如每天起床學英語,但是到了第二天又什么都忘記了,碰到需要說英語的時候還是無法說出來,這就是沒有結果思維導致的。所以我現在每天學英語,學完后就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話寫出5句話,這就是我每天學英語的結果。
2、想一想誰會需要這個結果?我要交付給誰?他們覺得有什么價值?
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那么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呢?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這件事做了,結果交付給誰?有自己要做的事,也有領導要你做的事,也有家庭要你做事,不同的人對于結果的期待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做之前就要想好,他們期望解決什么問題,我做成什么樣,他們才會覺得你做的有價值。
3、有什么方式能復制和放大這個結果?
比如你寫了一篇技術文章交付給領導,他可能覺得有價值,他需要這個結果。但如果你把它寫成論文發表出來,那么收益的就是千千萬萬需要這個結果的人,這就是復制和放大結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