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90后都已經開始養生了的現象來看,現代年輕人對于自身的健康問題還是非常重視的;但是由于生活環境的侵蝕,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幾乎都是一面擁抱著各式各樣的激素飲食,一面高舉減肥養生,然后又自哀自怨身體的各種酸疼。
其實,中醫學中長有一句名言“痛則不通,痛則不通”,人體的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環境,導致了高血壓、高血脂,當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液垃圾”過多時,就會瘀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即形成了醫學上所說的動脈硬化),就像河道發生瘀積一樣,下流就會斷水。使血液不能及時供給,組織缺血、缺氧,引起相關的疾病及癥狀。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人都伴有三高癥狀,以及血液粘稠度極高,而接二連三的猝死現象也絕非偶然!
當血管部分“堵塞”時,發生在心臟就會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心肌梗塞,表現為:心慌、氣短、胸悶、呼吸困難、胸痛;反復出現脈搏不齊、過緩或過速;睡眠時感到憋氣,需高枕時才能感到舒服;胸骨后左肩部疼痛,伴有虛汗;長期發作左肩痛(帶輻射性)。
“堵塞”發生在腦部就會引起腦供血不足、腦血栓、腦栓塞,腦出血后遺癥等,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視物不清、眼前發黑;間斷性或持續性的頭痛;神經系統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全身無力,伴隨出汗、低熱;中風偏癱,肢體、面部、口舌麻木(尤其是手指)、吐字不清、流口水、鼻出血;惡心、嘔吐、失眠、嗜睡、急躁、猜疑;情緒反常、幼稚、遲鈍、強哭強笑;
早上起床精神不好,夜里不能入睡,失眠、多夢、情緒不穩定,周期性精神異常、整天感到很累、疲乏無力;精神不好、步態不穩;肢體麻木無力、發涼等。
當血管完全阻塞,就會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腦梗死,這兩種疾病是致死性的,無癥狀,或有以上癥狀,是來不及搶救的。因此解決血管疾病的關鍵是解決“血管堵塞”,只要清除“血管堵塞”,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其癥狀。
所以說,排瘀就是把人體不能自行排出的瘀血通過人為手段排出體外,恢復血液循環暢通,從而給細胞供應氧氣和營養,提高人體機能。而在這個肉欲喧囂的時代,排瘀療法無疑是現代人快速緩解病痛的一劑良藥;同樣也是各個年齡段的養生佳品!
排瘀療法的優勢
適應癥廣
適應的疾病有50多種,凡內科、兒科、婦科、男科、神經系統疾病、外科、皮膚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等臨床各科多種常見病和部分疑難雜癥都可用排瘀療法施治。
療效迅速
在嚴格掌握排瘀法適應癥的前提下,一般單用排瘀療法,即可迅速得到滿意的療效,尤其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涼、麻、木、酸、困、疼痛、腫脹、以及高熱,經排瘀后,都能在短期內減輕或控制住某些主要癥狀,甚至達到治愈的目的。
操作簡便
排瘀療法不需要復雜的醫療器械,簡便易學,容易掌握。
安全可靠,副作用少
排瘀療法,只要按規程、用專業的排瘀器具操作,是非常安全的,不會產生副作用。專人專用的排瘀器具,不僅避免了交叉感染,而且專業器具對身體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并且可以促進排瘀效果。
經濟廉價
本療法最大的特點就是花錢少病癥就能得到改善,即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有節約了藥材資源。
排瘀可以改善的疾病
循環系統障礙性疾病
循環系統障礙性疾病,指的是由于血液的循環不暢通,造成細胞因供氧不足而窒息,導致肌肉無法正常的收縮與張弛,血液不通的原因是血管被堵,血管被堵是由瘀血所致。常見的癥狀主要有:頭疼,胳膊、腿、腰、肩膀、膝蓋等部位發緊,并伴有疼痛感等,而這大部分的問題,主要就是因為瘀血堵塞毛細血管,使其僵硬且無法正常伸縮的肌肉被強制性的牽引,導致細胞被破壞的具體反映。所以,只要將毛細血管的瘀血排出,恢復血流的通暢,僵硬的肌肉便可以得到滋潤變得松弛,由于疼痛部位不同,只要再對對應的排瘀點進行排瘀,問題均會得到相應的緩解。
細菌感染性疾病
細菌感染性疾病,即是指由于細菌感染,而導致身體產生疾病。在我們的人體內,與生俱來的一種可以擊退任何疾病的血細胞——白血球,只要為其創作出施展拳腳的條件,它便能擊退任何入侵的敵菌,只有疏通血管,才能保證白血球的正常漂移。因此,采用排瘀療法,將瘀血排出,恢復正常的血液流通,讓白血球能順利達到細菌感染處,就能解決細菌感染的疾病。
功能障礙性疾病
功能障礙性疾病,如:記憶力減退,氣力不足、視力減弱、退化性關節炎、脫發、慢性疲勞、意志薄弱等疾病。上述這些疾病的原因,也均由于瘀血堵住血管,致使血液循環不暢所致。因此,只要瘀血排出體外,血液得以循環,得不到營養供應的細胞便能夠繼續產生其作用,病情也會得到改善。但是,大部分時候,產生上述病因時,我們會選擇服用鎮痛藥,有了炎癥便服用抗生素,但這些非但不能解決我們所患有的毛病,甚至其藥力會殺死健康的白血球,由于服用抗生素而死亡的白血球不能通過小便全部排除體外,未排出的死亡白血球將殘留于體能內形成瘀血,這樣一來,疾病沒有得到緩解改善,卻增加了體內的瘀血,造成更嚴重的后果。用排瘀療法將瘀血排出,保障血液循環暢通,使細胞得到氧氣和營養成份,人體器官功能就會得到恢復。
排瘀后吃什么?
經排瘀身體康復后,即身體的各項功能恢復到與生懼來的健康狀態時,進入保健期,這個時候進補的食物顯得尤為重要。
紫竹鹽
紫竹鹽,是將純天然深海鹽裝入生長了3年以上的新鮮滴露的青竹筒內,兩端以深山中4米以下的黃土封口,然后把裝滿竹鹽的竹筒放入特制的爐內,選擇特定的方位,噴入松脂,用紅松木在1000~1500℃的高溫中,經9次煅燒后提煉出來的物質。竹鹽是純天然微量元素的寶庫,含有大量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鈉、鈣、硅、鉀、鎂、銅、鐵、鋅、硒等。竹鹽依等級分為一烤、三烤、九烤,以九烤的為質量最佳,而九烤竹鹽中最頂極的竹鹽為“紫竹鹽”。
葡萄
葡萄含有豐富的鈣,磷和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老年,婦女,體弱貧血者和過度疲勞者的滋補佳品;懷孕的婦女也建議可以多多食用,不但對胎兒營養有益,也能使孕婦面色紅潤,血脈暢通喔!如果有時買不到葡萄,吃葡萄干也行唷!
龍眼肉
龍眼肉即桂圓肉,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豐富的鐵質。龍眼湯,龍眼酒等食物,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料理唷!
南瓜
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贊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必需氨基酸,鈣,鋅,鐵,鈷,磷等等,其中,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
黑芝麻
有一個最簡單的秘訣,黑色和紅色的食物多有補血的功效。黑色的食物入腎,有助于腎藏精納氣。腎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于腎。至于紅色食物補血,理論則源于“以形補形,以色補色”芝麻入肝、腎、肺、脾經,有補血明目、生精通乳、益肝養發的功效。食用芝麻,可以促進腎生血、肝藏血和脾統血的功能。
紅棗
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果糖和各種氨基酸。中醫認為紅棗性暖,養血保血,可改善血液循環,而藥理研究則發現,紅棗所含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增強骨髓造向功能,使臉色紅潤。和桂圓搭配,不但補血養氣,還可以養顏美容,“愛面子”的美眉們不妨可以試試。
大豆
鐵質不僅僅只有在肉類食物中存在,在素食食物中同樣也有含鐵食物的存在,比如大豆。研究發現,每100克大豆中含鐵9.4毫克,雖然大豆中含有的鐵質較高,但較動物性來源的鐵吸收率要稍差一些。
胡蘿卜
俗稱紅蘿卜,日本人稱胡蘿卜作人參。胡蘿卜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這種營養素對補血有極佳的益處,平常可以多利用胡蘿卜煮湯,讓您的餐后湯飲變成過平時就可喝的補血湯品唷!
紅糖
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瘀。紅糖性溫,適合怕冷、體質虛寒的人食用。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痛和糖尿病人不不宜食用。
豬肉
在所有的肉類食物中,豬肉是我們餐桌上最為常見的一種肉類,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忽略。尤其是豬肉中的鐵質,每100克的豬肉就含有3.4毫克的鐵質。很多人都不知道,豬肉還有著很好的潤腸養胃的功效,因此特別適合寶寶補鐵食用。在補鐵的食物有哪些問題中,我們要注意一點,由于豬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以及油脂,因此最好是挑瘦肉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