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卷毛佟 第19篇原創文章
有一天大雨,那天加班到晚上10點多,我打著傘低頭趕路,快到家門口的時候,雨也快停了。路上行人不多,只是隱隱約約看到前面有兩個人迎面走來,我們擦肩而過。突然就聽后面有人好像在對我說話,我借著微弱的路燈回頭看了一下,剛才擦肩而過的是兩個女人,一老一少,看著像母女,沒有打傘。小一點的女孩說“大哥,幫個忙唄,這么晚了,能給我點錢,買點吃的嗎?”
我看著他們,沒有說話。這個小女生看起來20歲左右,穿著干凈大方,頭發梳的馬尾辮。怎么看也不像一個行乞的,和她比起來,我到像個行乞的。用腳趾頭想想都應該是騙人的。我回了一句說“沒有”,然后轉身就走了。這時突然后面那個大人開口了:“天這么晚,還下雨,你咋這么沒有同情心呢!”我看了她一眼,什么也不想說,轉身走掉……
到底是我無情,還是你無理取鬧?
2013年4月20日,一個噩耗震驚中國,四川蘆山,發生了7.0級地震,當時一種莫名的沖動,我想去做點什么。于是第二天跟公司請假,我說想去蘆山做志愿者。我忐忑的期待著領導給我的答復,沒多久,收到了部門領導斯文的回復“想好了就去吧,注意安全”,隨后也收到了公司老板古典的信息“去吧,用不用我幫你聯系那邊的人接你”。我說你們放心吧,我自己來安排,有需要再找你們支持。
于是當天晚上我就買了第三天最早飛成都的機票,一個人去了災區。因為事發突然,我聯系了幾個社會志愿者的團隊,由于時間不對都錯過了,只能通過微信,微博發求助。幸運的是,有一個曾經新精英的實習生楊玲找到我,問我需要幫助嗎。因為她就是四川人,經歷過汶川大地震,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中學生,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了,很快她幫我找到了一個成都的同學接我,給我找進災區的方法,他叫史勛。因為當時已經禁止社會志愿者進入災區了,所以他連夜幫我查信息,想辦法。就在當天的半夜12點多的時候,從成都傳來消息,他找到了成都文殊院的賑災物資車隊,可能會把握帶進去,于是抱著一絲希望登上了去成都的航班。在成都我見到了這個幫助我的男孩,我對他表示感謝,但他卻說,“不用謝我,我應該謝謝你來幫助我們,因為我也是當時經歷過汶川地震的孩子,你能來,我覺我能幫你做的事情太少了”。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能期望通過自己多年的戶外經驗,進入災區后能幫助更多的人,別給社會添亂。
從早上到文殊院一直等到了下午4點多,終于物資裝滿了車,能出發了。我們一行5輛物資車經過重重關卡,在雨中顛簸7個小時終于到達了震中蘆山縣。進入縣城的一刻,看到很多倒塌的房屋,很多無家可歸的人,心里一陣酸楚。看到滿街的軍人,志愿者,救援隊,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卸完物資已經凌晨了,疲倦的身體已經無力支撐,在路邊找了一個帳篷和衣而睡。之后的兩天和文殊院的志愿者們在人民醫院的外面給災民送飯,給醫院里的傷員送一些粥和咸菜。但是一腔熱血始終不甘,每天看著那些救援人員和有車的志愿者從重災區回來,傳回來的各種最新的消息,年輕的沖動,讓我一直像深入山區。
于是終于找到一個機會,死皮賴臉的蹭上一輛去山區的物資車,一個叫鳳頭村的地方,聽說那里的災民什么物資都沒有,政府補劑還沒發下去,進村的路被塌方堵住了,災民都是老弱病殘,青壯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村里100多人擠在一個臨時用防雨布搭起來的棚子里過夜。前一天去的兩個志愿者說,他們去的時候,老鄉非要給他們做飯,把僅有的一點米飯給他們吃了,用這些來表達對志愿者的感謝,所有人都圍著他們的時候,他們是含著眼淚一口一口的咽下去。當天我們到了山下,背上物資跟老鄉一起徒步上山,老鄉收到物資之后,老的少的都圍著我們不停的表達著感謝,雖然他們的方言聽不懂,但是這種感情相信是用言語無法表達的。我們把消息傳出去,有一個部隊上山了,給他們搭了救災帳篷,安頓好大家,現在可以安心了。那晚我們留在了山上,兩個姓何的兄弟剛剛從福建趕回來,在廢墟里拿出他們自己釀制的玉米酒要請我們喝酒,因為已經安頓好災民,也無法拒絕他們的熱情,我們坐在帳篷外,喝了很多酒,天南海北的聊著災后的家園如何建設,聊著未來我們何時還能相見,慢慢的意識模糊了。
第二天一早,被村里的幾個小孩子叫醒了,睜開眼,看到一個3歲的小女孩,羞澀的伸出雙手,攤開手掌,手心里捧著十幾顆剛剛從樹上栽下來的野櫻桃,看著小女孩純凈的眼睛,不知道該做什么,夸她?安慰她?還是抱抱她?我拿起一顆櫻桃放到嘴里,說了一句“真甜”,心里默默的祝福她能夠快樂的成長,希望天災不要給她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
在災區的那幾天,每天不停的忙著,進山,送物資,也遇到過不知道多少次的余震,見到了很多年輕生命的逝去,也聽到了很多讓人氣氛的消息,但我都無能為力,因為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能做的只有這些。在那里的時間很快,一轉眼7天的時間過去了,災區開始慢慢恢復正常的生活,我想也是我該告別的時候了,和老鄉告別,和志愿者們告別,和住過一晚的鳳頭村告別,和這段難忘的經歷告別。
我想,這段經歷不會讓我變成英雄,也不會有人記得我,但我收獲了堅定,沉穩,讓我看到了一個我所不了解的世界,讓我理解了更多的人,讓我接受了更多的事。也讓我知道了愛心也是有負面力量的,由于汶川地震的影響,這次廬山地震,大批社會志愿者融入災區,但是這些人都是熱血青年,缺少擔當,缺少責任,到了災區沒有任何用武之地,整天在縣城里閑逛,吃免費救急餐,制造很多生活垃圾,還有一些魯莽的人,會出現危險,占用當地可憐的醫療資源。
幾年過去了,那個只喝過一次酒的何姓小兄弟,還會偶爾在微信里問候我,簡單的交流幾句。那些一起來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也會偶爾交談幾句,雖然我們都沒有見過面,但是我相信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在聯系著我們,可能叫做——愛心。
每個人都會有同情心,但是當同情心泛濫的時候,可能會幫助一個人,也可能會害了一個人,就像那個雨夜向我乞討的女孩,也許我的拒絕,也是在幫助她。
作者:卷毛佟
原創文章,望你喜歡,轉載,請后臺聯系作者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