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薇花一笑
僅僅是一篇自我覺察的文章,也就懶得配圖了。
關于悲傷,有人寫了一本《一滴眼淚的8000個理由》,康永老師于是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上一次哭是什么原因,用不同的事來描述,來體現情緒的顆粒度。
1.跟女兒視頻的時候,她一直笑一直笑。我感覺到她的笑里有悲傷,我哭了,沒能一直在她身邊。她太懂事了,她還那么小就要隱藏自己的情感。
2.明明是別人對我不好,我還被挨了批評,因為批評我的人只看到了很小的一個面。有太多的委屈,所以哭了。
3. 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更讓人快樂,比如各種復雜的,原本可以不知道的事,偏偏知道了,看清了一些殘酷的事。難過,所以哭了。
4. 有很多事,原本有能力做好,可是因為緊張壓力大,總是發揮不好。怪自己心理素質不夠好,所以哭了。
5. 有次早會,說到自己,我哭了。因為我總是覺得自己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怪別人不懂自己,其實是氣自己沒有能力讓別人去理解。因為不能讓人理解,常常好的初衷,也被人曲解,然后被人瞧不起。
6. 寫文章,想起閨蜜,想起她對自己的種種好。一方面因為太感動,所以哭了。另一方面,覺得像她這樣的朋友不多,所以哭了。
7. 有的人做的事,雖然不出自本意,但是表達方式給我造成了麻煩,讓我無形中陷入一種困境,因為委屈,所以哭了。
8.接客人時,我覺得原本自己可以做得更加周全,我想到了,但是沒有做。所以因為自責而傷心。
9. 并不是自己信任的人,就一定時時刻刻以你期待的方式表現。或許,有人因為情緒不好,讓你無形中因為他人自身的情緒,遭受莫名不公平對待,因為委屈,所以哭了。
10. 有些事有些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說有些事是自己不情愿做的,但是又必須做的。因為覺得自由選擇權利受限,所以傷心。
暫時這么多,或許哪天換個主題,針對不同的情形,要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