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對古詩詞有著不可言說的親切感,大概是因為記性太好,每每都被語文老師第一個叫起來背誦古詩吧。
?那時小小的我,落落大方地站起來,字字清晰地背完,便在老師的贊許和同學們羨慕至極的眼光里,洋洋得意坐下。當然,其實心里還是多少帶著緊張感的。
小時候確實不明白,為什么語文考試總是有默寫古文這一塊,那時候天真的以為,是老師為了培養我們養成勤奮的好習慣,所以以此來檢驗我們有沒有偷懶。
后來時光荏苒,再回首的驀然間,很多思緒都會浮上心頭,久久不能平息。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你曾經所讀過的詩詞文章,在他日你去到某處風景時,它會讓你覺得你是故地重游。
所以,當在知乎上看到:“年少時沒什么感覺,長大后讀來卻恍然大悟,為之驚艷的好詩詞好文章,有哪些呢?”時,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答案,借此一起向經典致敬吧!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小時候背誦它,只覺得朗朗上口,那時候才一年級,也是第一次聽到雪這個字,心里有著一股欣喜。
接著初中高中時又學習了柳宗元的一些其他詩文,才知道這首詩是他在被貶之時所作,是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
而如今離開家鄉外出求學,某個下午一個人在圖書館看書,偶然間再看到這句“獨釣寒江雪”,卻恍然有了不一樣的意味。
縱然,人的一生中有幾多失意,又有幾多時候是獨自一個人走這漫漫人生路啊。
?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朱自清《匆匆》
小小的我跟著老師念這篇文章,可能因為它是排比的句式所以背誦起來莫名的就是很輕松。
時間易逝,古人誠然不欺我。自清先生更是用生活的點點滴滴去描述了時間的匆匆,我們讀來都不由地發自內心認同。
而我,我想我大抵是不聰明的罷,因為不聰明的我無法告訴他,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
在朋友眼中,我是個很喜歡旅行的人。若要追究緣由,我想,我真的要感謝曾經教過我的那些語文老師吧。是他們將語文課本中的祖國山水,詮釋于我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種子。多年后我們長大,這顆種子也已經發芽生長,開出美麗的果實。
那一年我去桂林,在遇龍河上竹筏漂流,當船槳蕩蕩悠悠地劃過江水,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小時候的友情,就是你跟我好我就跟你好,你請我吃冰淇淋我就請你吃薯條。那時候大晚上的我們可以睡在一起分享我們的心事就足以證明我們之間是非常鐵的朋友了。
多么純粹。
而現在的人,竟然連朋友之間都開始標榜著要"門當戶對",那些微信公眾號里赫然義正言辭地說人與人之間都是有階層的,不同階層的人勢必會越走越遠。
真的是這樣嗎?那讓我們來看看李白和這位汪倫大哥吧。
李白是誰啊,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出來的一個詩仙,而汪倫呢?若不是這首詩他還只是個船夫,又有誰知道他呢?他和他之間也是不同階層的對吧?可是李白說桃花潭水再深也深不過他對他的情誼。
你認為呢?
不知不覺我已經長大,開始不再是跟著老師讀課本,不再是孩提時代看著大人們給我們買的書籍,我開始有了自己選擇的權利,有了自己喜歡看的書籍類型。但愿以后的日子里,可以看愛看的書,交爽快的朋友。
始終相信——腹有詩書氣自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