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反射是生理機制,當小時候摸到水壺被燙到,從此摸水壺前都會小心翼翼的。
這是很可怕的生理機制,即使每次舌戰群雄,成功的戰勝開發的質疑,甚至以“技術必須服從產品安排”強壓的技術沒話說,仍然會造成深遠的影響,并且隨著一次次導需求不斷加深影響,因為潛意識里總有“燙了一下”的感覺,開發認為是偽需求,開發認為沒有商業價值,開發覺得不好實現,開發覺得你改來改去的設計,開發覺得有漏洞,沒考慮清楚。。。
于是一個新的內心獨白的習慣形成了:“產品應該有一個功能,嗯,這樣這樣,應該能實現出來了。”
這個內心獨白的第二句實際上是一個轉彎,沒把用最好的體驗滿足用戶需求這條路走下去,而是實現出來。這是技術該想的,不是產品。
誰都經歷過年輕受挫,有過低級錯誤。我也感觸頗深,也有一段時間我十分強勢,甚至去影響研發的KPI,用不行就換人的姿態交流。但即使我一遍遍的告訴自己要堅持原則,但其實也只是強勢過需求的表面功夫,內心仍然是妥協的,因為潛意識是改變不了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避免形成這種潛意識。盡可能不讓研發的同學皺眉頭,切斷源頭。避免形成接下來的對峙局面。
讓我們一起做出這個好產品吧!
我真慶幸自己是做人工智能的,可以看到一些人腦運行機制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