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類型:愛奇藝視頻。
節目:曉松奇談-20170113期-匠心依舊。
怎么接觸:朋友圈有人轉載,而且自己也一直在想匠心。
這是一檔單人脫口秀節目,主持人高曉松通過采訪日本的幾位料理、刀劍等匠人的采訪,講述他們的情懷和修為。我對其中介紹的三位匠人感受很深,以此記錄。
人物一:早已女哲哉-天婦羅
這位哲哉先生已經70多歲,15歲開始做天婦羅。天婦羅是把蝦、魚或者蔬菜掛糊,放油鍋炸而成。在中國吃油炸的地域很多,但是有誰想過把“炸”做到極致?他坦言說他除了天婦羅之外,最喜歡的三件事:抽煙、年輕漂亮的姑娘、彈子機。在日本一個電視節目安排一位姑娘去他店里學習,需要兩周之后炸天婦羅給他吃。在姑娘炸了幾下之后,他發怒了。發怒的原因是指姑娘沒有用心處理魚,沒有用心去炸。從一條魚抵抗天災排除萬難得以成長,漁民幾十年手藝的捕撈,之后通過批發商和運輸商的配合最快速的運輸到店里,然后這條魚就毀在你的手里。聽到這里的時候,很有感觸。對于我來說,從一顆蔬菜怎么長成到餐桌,一塊肉怎么到碗里,我從來沒有好好想過這中間的流程。沒有懷著感恩的心,總認為理所當然,吃飯少了誠意,內心也少了很多感動。成為匠人,一定要惜物、敬畏、專一。
人物二:幸村大師-料理
中華料理和日本料理的區別是什么?大師說,中華料理是火,日本料理是水。日餐清淡,對水極其講究,重視食材的新鮮。中餐是在做加法,日餐是在做減法。這種做法不僅僅是在料理方面的區別,建筑、信仰(道和儒)都是。日本人特別重視干凈,收納,現在我們國人也是掀起一片斷舍離的熱潮。其實越來越覺得中國古典文化是非常深厚,日本很多文化也引自中國,但是日本有傳承下去,專注、嚴謹,把文化化為自己的內在。改變,不是換菜單,是修養內在。幸村大師說的話,我還是更愿意每天做同樣的事情,同時不斷接受反饋不斷改進,隨著年齡的增長,感受和經歷也會有變化,這些都會給料理帶來影響。這樣的情懷,讓我汗顏。
人物三:不愿露名的匠人
為什么他館的凳子會較其他凳子高?因為他站著做食物,凳子高一點可以更好的和顧客交流,講述料理怎么做。他做了8年,說時間短感到很羞愧這句話也是令我特別震撼。我們古籍里面講述了很多大道理,可互聯網沖擊,金錢的誘惑,都急著去投資去融資,我們的初心是什么,我們還有追求嗎?
千千萬萬的匠人,組成了柔軟卻牢固的網。我們的傳統手藝在慢慢遺失,沒有繼承人,感覺特別心酸。我們老家也是如此,以前的木匠、竹篾匠,現在都沒有了,手藝也在失傳了。大家都在談論金錢,享受快速生活,匠人靜不下心來做,使用者靜不下心來等,大家靜不下心來享受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