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去外地玩了快一個星期,由于我沒帶電腦,又不怎么會用手機編輯排版配圖,微信和簡書就斷更了。
雖然斷更的理由自我看來很充分,但是也掩飾不了內心逃避本該完成事情的負罪感和自我譴責。這種負罪感隨著玩的每一天與日俱增,終于在到家之后達到了頂峰。于是在晚飯一結束,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電腦,開始了碼字的思索和糾結。
凌晨時分,小姨發來微信問我睡沒。我飛速地回答了沒有,跟她解釋說還在改一篇文章,她發來驚嘆的表情“你真刻苦啊”。
我無奈地笑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心里很清楚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的,最后默默地回了一句“并不是......而是虛度比努力更累”。
02
大四那年,我選擇了放棄保研開始工作,每天在室友都還在睡夢中時,我就要掙扎著起床工作,每天晚上快九點下班回宿舍時,室友們在追劇看小說。
我每次都滿是羨慕地看著她們說,“真羨慕你們啊,可以這么輕松,這么閑啊?!?/p>
室友苦笑著說,“你要是想,你也可以這么閑啊......其實我們才羨慕你,可以這么忙有事情去努力去奮斗,我們這是無所事事前途迷茫,現在只有扣手機而聊以慰藉了......”
室友考研失利,只能在保本校研究生和找工作之間選擇一個,本校研究生畢業之后并沒有競爭優勢,可是現在找工作更加沒有頭緒,每日在虛度中徘徊和焦慮,室友說再精彩的電視劇和小說也靜不下心來看,如此的每一天身心比我天天披星戴月的更累。
03
在我深切懂得了室友的話時,是我在家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的第二個月。
因為工作并不適合我,在我選擇了辭職之后,便索性就歇了一段時間去看看世界,以彌補自己忙碌的大學時光。
在我游山玩水的時候,朋友發信息說正忙著找導師參加競賽,因為研究生剛開學所以生活學習都異常地忙綠,她說真羨慕我啊,但是沒辦法陪我玩了。
開始時,我還頗為愜意,可是隨著時間在吃喝玩樂中虛度之后,內心開始有一種稱為“空虛”的情感在潛滋暗長,伴隨而來的還有不斷加劇的自卑感和自責感。與此同時,在家閑待的時間越長,父母越無法忍受我每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的樣子。
突然我發現,其實我很羨慕朋友,那樣能一直忙碌著,有事情去奮斗去努力,其實是一種幸福,身心都在路上,每日充滿希望全身心的細胞都在積極向上。
而每日虛度所耗費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以及掙扎和負疚,所帶來的負面旋渦,讓整個身心比努力奮斗更倦怠。
04
所以其實我一直都不是個努力的人,我所努力行動的背后,其實只是因為我知道,懶惰和虛度所導致的后果代價更大,而我不想承受。
這樣的情況很多,比如平常一坐到自習室就想扣手機,完全沒動力學習,拖延癥晚期已放棄治療??墒强荚嚽耙惶焱砩希钦媸欠置氡貭幧踔镣ㄏ_旦地學習,不知道的人看到“嘖嘖嘖,真是勤奮努力的人啊”,然后被你勤奮刻苦的精神所打動,并認為這次的獎學金你有很大的希望啊,少年。
而實際上,只有你自己知道,壓根就不是因為自己是個勤奮努力的人,也不是因為有獎學金的誘惑在遠處召喚著你,而只是因為你覺得如果掛了科,后果會比現在熬夜通宵學習更痛苦——不僅需要交補考費再忍受一次考試的壓力和煎熬,還有可能因此而拿不到畢業證學位證,更不用說,如果被父母親戚朋友知道了,既避免不了過年過節時的嘮叨和口水轟炸,也免不了面子上的丟人和尷尬,甚至還有內心的正義小人和負罪感偶爾會站在道德高地義憤填膺地抨擊你......
所以相比較而言,你寧可選擇一晚上的不眠不休和勤奮努力的假象,來逃避內心焦慮和考試掛科后的種種后果,哪怕即使最后真的還是掛了,你也有“考前我可是通宵努力學習呢,我已經盡力了......”這樣的借口當作被別人被自己譴責時的擋箭牌。
別裝了,你要真勤奮刻苦又怎么會任由拖延癥把你逼到deadline呢。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而逃避痛苦要比追求享樂的動力要大的多。
這就好像我們經常聽到的那個故事一樣:一個討厭跑步的吃貨大胖子,無論如何都無法減肥成功,而如果每天有一只饑腸轆轆的獅子追在后面,那么他通過跑步減肥的概率幾乎可以達到百分之百。
當虛度時的心理壓力和負罪感及自我譴責,導致內心的恐慌和不安只增不減時,此時選擇的努力奮斗,其實只是內心為了逃避痛苦而采用不斷的行動來減輕折磨而已。
是的,并不是因為我們多么的勤奮刻苦,而只是為了逃避焦慮自責負罪感以及避免拖延癥造成更大損失的人類本能而已。
在如今這個日新月異時代齒輪高速碾壓一切的時代,又有多少人內心真能淡然處之,不受焦慮和拖延癥的煎熬呢。
這種心理如果運用得當的話,可以成為激勵自己不斷行動的驅動力,只有行動才可以真正擺脫掉焦慮和拖延癥。
而如果被它拖著走,就只會在焦慮和虛度中惡性循環,既不利于身體健康,也危害自身長期發展。
最后,請千萬不要忘記,如果還有機會可以讓你去努力去拼搏奮斗,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很多人甚至連這樣的機會都沒有。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努力奮斗,不是因為刻苦和勤奮,而是因為每日的虛度和得過且過要比努力更累,付出的代價更大,相信你我都不愿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