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別輸在不會表達上》李勁
外國人送禮,即使是送一份很小的禮物,他也會說:“這是我精心為你挑選的,請你收下。”
中國人送禮,即便是送一盒金磚,也會極為謙遜地說:“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還請笑納。”
所以,跟外國人交往的時候,他們對我們表示贊美,我們要多說“謝謝”;跟國人交往的時候,他們對我們表示贊美,我們則要學會客氣。
與中國人交往時,既要懂得聽別人的客氣話,同時,我們自己也應該學會客氣一點。因為客氣是一種謙虛,而謙虛是我們中國人所推崇的美德。
比如,對方說:“你媳婦兒真漂亮。”你應該客氣一點,說:“哪里,哪里,跟嫂子比差遠了。”
又比如,對方夸你成功富有,若你真的點頭自認,他會心里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這個時候,你應該說:“好什么呀,混口飯吃。”
這是客氣的奧妙,是中國人的處世之道。有些人認為客氣很虛偽、不實在,然而這樣的認識是膚淺的。實際上,中國人的客氣,是一種有禮貌、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哪怕是親朋好友之間,別以為關系親密,就可以隨便一些,該有的禮節(jié)仍然不能省,該有的客氣也不能少。要是不懂這些,很可能就會讓人難堪。
有的人往往認為大家那么熟悉,可以事先不通知,臨時登門提出索求。有些人經常不顧朋友是否情愿,強行拉他去參加某項活動,這都會使他人感到左右為難。他若答應了你的請求,則會打亂自己的計劃;若拒絕,又會在情面上過不去。或許他表面樂意而為,心中卻有幾分不快,認為你太霸道,不講道理。
林先生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經常會有一些親朋好友突然襲擊,在他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登門拜訪,搞得他非常被動。有些親朋好友甚至臨時以他的名義約他人,非得逼他出席——他的父母就經常做這樣的事情,這讓他非常尷尬。
好幾次,因為親朋好友的突然來訪,打亂了他的工作計劃,使得他不得不加班到凌晨才能完成。后來,他終于無法忍受,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場給予拒絕,直接把他們趕走。
因此,不論你與某個人多么熟悉,想打擾對方的時候最好是事先告之。商量在先,行動在后,像這樣給予他人以尊重的客氣,難道沒有必要嗎?
說話的智慧
有的人說話不見外,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不錯,但實際上很容易讓人討厭。比如有些問候:“你還沒死啊?”“喂,要死的,你跟我出來一下!”他們自以為這樣說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可是聽者心中未必舒服。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關系,客氣和禮貌總是維持友好感情的潤滑劑。
I:
What:本拆頁主要講了客氣是禮貌,更是修養(yǎng)。
why:客氣地與他人溝通交流是維持友好感情的潤滑劑。
How:分情況對待別人的贊揚,如與國人交往,要謙虛,與外國人交往要入鄉(xiāng)隨俗,避免鬧笑話;去別人家里做客要提前打招呼等
A1:有時候親戚來家里做客,我覺得是自家人,沒必要整的客客氣氣的,端茶遞水的,現(xiàn)在想來,按照中國人傳統(tǒng),這些親戚說不定心里很不開森啦。
A2:下次親戚來家里的時候,應該更多的向他們表達熱情,噓寒問暖,端茶遞水,讓他們感受到主人家直觀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