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羨慕小孩子。因為在他們的眼里,這個世界是多么新奇,于是他們對這個世界富有探索精神。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開始對周邊的環境開始變得麻木。周圍的一切,好像開始變得理所當然,我們適應了這個穩定的周邊環境,我們不需要去理解它,只需要融入進去。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跟著別人所說的去做,厭煩著一眼能望到盡頭的前路,但是卻懶得去找新的道路。我們甚至遇到了新的世界變化,不會再去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只是單純做著。
細思極恐。
以前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十萬個為什么。我們對著這個世界問著為什么,然后開始探索世界。那是因為我們都曾經是孩子,富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種自發的動力,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自覺探索新的認知。
其實人類的里程上,我們都在學習著。對著未知的宇宙世界,可能的新科技,好奇心實就是一種永動力。如果失去好奇心,也許我們可能就會安穩適應著目前的科技水平,目前的生活。我們不會再去思考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發展,也不會再去攻破人類生存的密碼。科技停滯的結果,就是也許若干年后,一場災害,我們就會面臨絕境。
而好奇心也能感受美。我們想要知道更多奇幻的色彩,更多美妙的音符。想要看看更多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想要繼續領略人類開天辟地的工程。不停地問為什么,去思考人生的意思,去創造更高層次的思想。
愿我們所有人都永遠是孩子,永遠富有好奇心。
PS:看了一部宗教電影,感覺寫個晨讀口吻都帶有點什么的感覺了。哎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