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氣溫下降很多,在室外冷得很,所以一心只想鉆進宿舍,就坐在那里不動就好,然后就可以看書也行,看電影也罷,或者直接蒙頭大睡,這樣的日常看起來真的很咸魚,可是,架不住真的好舒服。其實也沒有什么多余的事,不過就是明天的課程沖突,應該還有其他的事情的,我一件件的想起來,頭都已經暈了,我懶得去回憶,船到橋頭自然直吧,其實我也不想這樣的,可是真的每天都感覺很累,提不起勁,除了看書看電影,不消耗任何體力,想來如果有個輪椅我也是不會拒絕的。
晚上去圖書館,已經是第四次忍不住對校圖書館表白,借閱的是《伍爾夫讀書筆記》,《畢加索詩集》,《英國文學論集》。居然有伍爾夫的書,還有畢加索的詩集,并且版本精美,不得不讓我感嘆,真的太棒了!
一進圖書館就會讓人感覺自己的淺薄無知,因為太多書太多書都沒有看過,很多作家也不知道他們的大名,說來好糗,若是在古代,我也算是個讀書過萬卷的人,古代萬卷書即是五百本,可是卻學不來人家可以一口氣念出很多作家的名字,各種著作如數家珍,只能是在書架上揮著某個地方看見這本書時心里明白看過,以前也想過一定要,哪怕死記硬背也得記住幾個人名或者書名,這樣當人不經意提起,我再不經意的說一長串,可是不行,意識里從來也沒有這樣過,行為上也沒有這么做過,會不會產生自己很掉價的錯覺,什么?我居然說這是一種錯覺。
去孔夫子舊書網上找書,一本散文,居然定價180元人民幣,二手書都40元,價格確是太貴了些,不過想到是董橋先生的著作,也覺得情有可原,不禁覺得當真是字字珠璣,洛陽紙貴了。想來古往今來,書籍的價格都比較貴,以往家里有大量藏書的話,就稱得上是大戶人家,讀書真是一件資本家的事情,窮人家讀不起書,就算在現在也很小資。
一直在想著,要把自己鍛煉的現實些,不要整天想著那些虛無縹緲,無邊無際的事情,目前也確實做到了,看見成堆的書籍,腦海里都是一沓一沓的鈔票,然后自己一陣唏噓感嘆,好值錢啊。可是轉念,其實書并不能讓你吃飽穿暖,或者說人文情懷并不能解決你的生存問題,所以也挺虛的。
學者認為只要精神富足就足夠,并且恰恰是物質上匱乏一些,更能夠潛心研究,因為“飽暖思淫欲”,這種精神在學者中當然大為推崇,稱贊,但是在外行人眼里豈不就是窮書生,是個不能養家糊口的營生。所以怎么融合,怎么貫通,一直以來都是問題。
比如說現在的實體書店,現在的紙質書,線下教育之類的,其實在我心里覺得,越是社會發展得快,發展得先進,就會有人懷舊,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情懷,所以實體書店,紙質書籍之類的應該不會消亡,不過現在紙媒的發展現狀也是有些一言難盡,老師說紙媒還能堅持個幾十年不成問題,那么是否紙質書籍之類能堅持幾百年呢。
把自己的情懷,與現實結合起來,夢想與金錢,我想到一句廣告語,“用實力讓情懷落地”。我懶得很,想到這些已經全身酸痛了。
極怕麻煩,所以什么事情在自己身上,越簡單越好,就算是有些不便也無妨,但若是對旁人,不管怎么麻煩,你舒服就好。我突然想起,自己跟自己說話,可以一整天不說話,也可以廢話連篇,喋喋不休,隨意即可,任性即可,但若是對著別人,你要盡你所能,把自己的意思闡述清楚,不好意思耽誤人家時間。這樣看來,很喪。
沒有人任性的起,莫名其妙你有好多羈絆。
晚安,是枝,秋香。
祝愿家人身體健康,萬事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