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給孩子目標,不引導孩子立志向,孩子遲早會厭學;
2.教育不能走極端,要學會平衡,平衡背后有整體;
3.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成人達己,舍不為得;
4.目的性太強,看到的世界會很狹隘,資源也很有限;
5.著急的時候好運不會來;
6.在經歷中穿越各種復雜,才能回歸自己的內心;
7.如果自己的人生無法開心、有價值,就會把這些寄放在別人身上;
8.講話不要絕對,注意方式方法;
9.孩子呈現的結果是由很多元素造成的;
10.吸引我們的另一半通常是和我們形成互補的人;
11.不要天天關注孩子,多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12.一有比較,就會不自信;
13.學歷重要,但只是過往的歷史,比學歷更重要的是學力、心力、魄力、能力;
14.父母要在能力上突破自己,自己不能突破,憑什么要求孩子突破?
15.不要操心孩子的地,荒廢了自己的田,先做好自己的事;
16.金錢也客觀反映了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