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十一前夕,“鯰魚”臺風剛剛席卷了這座地處中國東南部的海島城市。
身在廈門的弟弟兩天起就已向我們發出了“臺風通告”,然而在看到臺風蒞臨之夜前夕,網絡頻傳的“暴風雨來臨前”的絕美晚霞時,我居然立即就下定了風雨兼程也不管不顧前去的決心。
那般絕美要燃透天地的起舞流云,僅僅在我年少時的驚鴻一瞥里有過些許印象。
多少年了,那般絕美震撼再未曾出現。而我,這般決絕的“赴湯蹈火”,是要去尋見那早已不復當初的年少情懷嗎?
所幸,我們的去程十分順利,此次臺風不僅毫無影響,且從十一就開始連日放晴。
不得不說,被幸運之神青睞的我們,連陽光都無法再藏身啦。
也非常感謝同樣被幸運眷顧的“鼓浪嶼”,我們此次旅行的重要之地。
陽光、海浪、沙灘,我們來啦!
與“鼓浪嶼”的夜色海島之約
“鼓浪嶼”,好美的名字,第一次遇見這個充滿了文藝氣息的名字后就開始忍不住的浮想聯翩。
像是童話世界里某個掩映在蒼翠綠色之間的顯山不露水的城堡,迎著海風撲面而來的潮濕氣息,在浪與浪,碉石與浪花之間掀起一陣陣絕美凄婉的歌。
事實也正如我所想,這座與廈門隔海相望的海島也正美如其名,如詩如畫。
一登島,便望見本是遍布海島的蒼山翠林已黯淡成黑,夾雜其間的點點星火襯托著這座暗夜中的的“海上花園”。
有人說,如果你想驚艷一座城市的美,那么你一定要在夜色中抵達。
這般本已美絕人寰的鼓浪嶼"海島之夜",又會美成何樣呢?
有輕無似煙的流云,遠處是廈門島繁華如織的世界,而我,在島的這一頭,凝望那燈火闌珊處的繁華。
就連海,也沾染上了五彩的流光,縹緲得不知今夕何年又何月。
起潮了,遠處的礁石安靜的守候在原處,只有這不停澎湃著的海水一層一層的往前撲。
我們來到了海邊,鼓浪嶼的海,遠處行若長龍的跨海大橋,像是一條絲絲的線,從此端牽引到彼端。
一根線,卻是不屬于鼓浪嶼的線。
因為這里,只有輪渡才能抵達。
“鄭成功”的雕像矗立在海邊,凝望著這個世界的繁華。
幾百年的英雄人物,如今依然被后世景仰。
入夜,它,不眠不語,好似依然在守護著這片沃土。
行臥在一間“世外桃源”
如果這世間真有世外桃源,會是何等面貌驚艷于你我?
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瓦爾登湖的“湖邊小屋”,都曾讓我們去想象那樣一個與世隔絕的清幽之地。
在都市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叢林里追逐疲累的人們,都曾驚羨過那一派“與自然邀約對眠”的日子吧。
田園,是我們每個人在無眠的夜晚,隱隱綽綽前來的美夢。
我,穿行而過不勝繁多的弄堂房舍,終于來到你面前,這座地處鼓浪嶼東北腳上的偏僻之地“畫廊旅館之世外桃源館”。
夜色掩映下的小館,臨近田園的風味,仿佛聞見撲面而來泥土的清香。
真想就這樣坐著,候著大自然的氣息,一直守到天明,萬物光亮時分。
內心,安靜的可聽見內在的時針,滴答滴答的作響。
這樣的夜,安然的如此令人陶醉。
精致的無以復加的海島風格
清晨,在一道晨光中醒來,得以見到這座真正的“世外桃源”的白日光景,竟然精致細膩的巧思遍布。
一道天光,從透明的玻璃墻傾瀉而下。
主人的細膩巧思,在每個細節之處彰顯著,一石一木,一桌一椅。
看似老舊的古樸陳設,卻在每一處的邊邊角角里承載著久遠的復古味道。
時光不曾老去,我們每個人,都不僅僅是現在,我們還有無數個可待追憶的美好過去。
這種典雅低調不張揚的風格擺設,是我的極愛。
猶如望見一個從古畫中走出來的女子,清雅恬淡,卻韻味盎然,唯有細品才深知其妙。
后來我才知道,鼓浪嶼居然四處都如同這番有著“匠人之心”的精致之地,每一處都是一場溫暖心靈的饕餮感官盛宴。
不負其美譽的“琴島之名”和藏寶無數的“博物之島”
早就聽聞這座獨特的“海上花園”藏有國內數量最多的鋼琴,故有“琴島”之名揚名海內外。
漫天的恣意盎然的琴音,飄蕩在島嶼的街尾巷處,那會是怎樣一種集優雅與古典交織的美妙?
我仿佛在這里遇見了鋼琴的前世今生,無數個從古老的世紀當口穿行而過的歲月,解凍在遇見它們的那一刻。
叮咚叮咚,與鋼琴家族的相逢。
臨海而建的“聽海軒”,海聲青睞著鋼琴,還是琴聲依附著海浪?
在這里,回望一整個世紀的鋼琴的古老記憶。
有海浪的歌聲相隨,它們不會孤單。
在琴館處,遙望整個菽莊花園的滿眼蒼翠。
是它們,伴隨著如此之多的“音樂才子”,在一個世紀之前的歲月里,成為一片沃土,滋養著這片島嶼。
一座承載著無數古老故事的島嶼
大凡我們想起有故事的地方,甚而有故事的人,總是一派深沉作風或者緘默不言的。
這座在19世紀初就有著“花樣年華”般容貌的島嶼,時至今日,百年的歷史紛紜,滄桑呼嘯而過。
我們會用著怎樣的心情來聽聞它如泣如訴的古老傳說?
我仿佛聽見每片古舊斑駁的瓦,每顆百年的古樹,在偶爾海風輕柔而過時的低語呢喃。
處處驚見的古老西式建筑,和華蓋如傘的百年大樹,和穿行而過的弄堂風。
亦有新人借此“古舊之風”來做新婚拍照之地。
一百多年前,何人何物曾寄居于此呢?
被歷史塵埃消磨直至百年的古老房屋,尚有人居住否?
雖是落漆之地,卻依稀可見舊日繁華。
島嶼的最大特色之一,是隨處可見的百年古樹,仿佛一草一木都有了百年的骨魂。
路邊的一草一木皆不可小覷。
因為,它見證了這片一百多年前的人煙鼎盛處的燈火繁華。
影影綽綽的陽光透過寬大的百年老樹縫隙,傾瀉在古舊的圍墻上。
古老的胡同,古老的記憶,歷史之于時光不過是剎那。
每每思起那一番古舊之味,就好似在遙想那年那月那日的人、情、景。
不同的年代,究竟是歷經著怎樣的人和事,才能讓時光逐漸雕刻出如今所見的此番模樣?
就像人,很多時候就連自己也無法說清,這一路而來的所思所見所歷所知,是怎樣在恰到好處的“十字路口處”,聽聞命運的一聲令下,然后又沿著那些莫名所以的抉擇,成就了現在的我的這番光景?
歲月不言,它只會在時光的塵碾中,讓我們自個細細咀嚼。
回城之路,帶著心靈之路的洗滌
近3天的浪漫之旅,終于在戀戀不舍中落下帷幕。
我們攜帶著獨屬于這座海島的美麗記憶,踏上了返程之路。
回來的路上,輪渡在海里呼嘯。
我們在夜色時分入島,卻在白日之時離去。
精致有味的紅頂特色建筑,還有清晰可辯聞名的風琴博物館,遠山翠綠的樹。
百年滄桑,多少煙云一覆而過,再不曾言語半分。
我該怎樣才能存留住你精致的無以富加的美?才不曾有違此次邂逅之旅?
我們的船在漸行漸遠。
遙望天際,那一絲絲煙云,清淡柔軟,船只悠然穿行于海面。
迎著咸濕的海風,在這個陽光清朗的下午,我們正在與你作最后的告別。
我們在互相莞爾道別。
何年何月何日曾相聚,再道重逢,又會是哪般日月?
再見啦,夢幻般的鋼琴小島
.......
附一張返回渝時在飛機上拍到的“烏云與霞光”的纏繞之美
飛機穿行而過厚厚的烏云,云朵之上,是萬丈霞光。
多么,無法藏匿的美呵......
我會在心深處,為你守候這一段千里之行的浪漫時光。
一朵獨屬于心花開放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