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旅返程中,在動車中D2188車廂里,戴著耳機,聽著吳語版歌謠《外婆謠》,軟軟糯糯的歌聲,讓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內心寧靜,回家的旅程是幸福的。當曲終想起那首恍若隔世的童謠,記憶的匣子就這樣被打開了,故鄉的風景,在腦海中一一呈現。
老家后面的山,我兒時的樂園,承載著我整個童年的回憶。我在這座矮小的山中,度過了最無憂無慮的時光。跑操,跳房子,斗雞,躲貓貓,跳繩,丟手帕....
小的時候做的農活挺多,種花生,插秧,撿棉花,挖紅薯,割稻谷,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幸福的。能回憶起往事,也是人生中一件最幸福的事。
魂牽夢縈的故鄉---黃鶯嘴,已經離我越來越遠了。抗日戰爭時,我太爺爺帶著太婆和年幼的爺爺躲避戰爭,逃到這里,從此定居我的第一個故鄉。爺爺在這里長大,娶妻生子。當初3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這里落地生根。爺爺去世時,我只有5歲,記憶中爺爺總是坐在搖椅上拿著扇子乘涼喝茶,旁邊是我奶奶忙碌的身影。爺爺喜歡一個人搖著扇子發呆,爺爺的神情中有一種淡淡的憂愁,或許是對故鄉的懷念。在爺爺的有生之年,并沒有回到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的故鄉,是否帶著遺憾離開呢?爺爺去世5年之后,大伯全家搬回了我們的祖籍家鄉,接著是二伯,三伯,那時我還小,看伯伯家陸續搬家,我問五伯:我們生活在這里挺好的,為什么要搬走呢?五伯說:你還小,不懂。長大了就知道了。從我爸爸這一輩開始,伯伯們全家陸續回到祖籍故鄉,而我家最后也搬離了生我養我的故鄉。或許這是太爺爺的遺愿吧,爺爺未完成,成了他的遺憾,而他的兒子幫他實現了這個遺愿,爺爺在天堂是否會感到欣慰,在爺爺那個年代,故鄉情節最是讓人牽掛。
而生我養我長大的故鄉,因爺爺的遺愿,從此成了我夢里牽掛的故鄉。
在這里,度過了最幸福的時光,四季更迭,故鄉的風景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畫面。春天,在我家的后山里,看滿山野花,抓蝴蝶。夏天,在河里摸魚釣龍蝦撿鴨蛋,洗衣戲水,玩得不亦樂乎。秋天,在上學的山路上,一群人談天說地,互相逗弄。冬天,男女混合打雪仗,堆雪人,互相吹噓。
每當放暑假的時候,就是我最自由,最開心,也是我最忙的時候。放暑假,要收割家里的稻谷,抱稻谷是暑假中,最不愿意做的農活。夏日最高的溫度,我們總是被爸媽拉著去抱稻谷。穿著長袖長褲,帶著草帽,包裹著嚴嚴實實的,我們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跟著爸媽去田地。爸爸總是會說:早點割完早點回家,辛苦你們三個孩子了。每次經過商店門口,爸爸總會給我們買冰棒,頓時我們仨興奮起來,拿著冰棒滿身歡喜的跟著爸媽去田地了。站在田堤,遠遠望去,全是金黃金黃一片,一路走過去,都是全村的父母帶著自家的孩子割稻谷,抱稻谷,田地里有說有笑,相互比賽看誰抱的稻谷多,就會有獎勵。這樣相互比賽,就有了動力。渾然天成的其樂融融風景圖。
暑假的農活忙完了,就是我們自由玩耍的時間了。洗衣服是我們的日常家務,也是我們玩耍的開始。我們去溪水邊洗衣服,都會呼朋引伴,一群小姑娘一路上說說笑笑,復述著我們昨天看電視里有趣的情節,各自互相表達著自己的觀點,互相調侃著對方。我們故鄉的小溪,水很清澈,水很淺,能很清晰的看清楚水里面的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石頭。這是我們的游樂園場地之一,我們會在這里游泳,打水仗。
釣龍蝦,摘蓮蓬,撿鴨蛋,摸魚,撿剩藕......我們兒時的歡樂,就這么簡單,這么幸福。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曾經,小而溫馨的家,依然在那,只可惜人去樓空......仔細想想,都有十幾年沒有回去了,那里有太多美好的回憶,也有一輩子的遺憾。那個小屋承載著我們太多的快樂與憂愁,想回去但又怕回去,怕觸景傷情.....或許,等我哪天釋懷了,我一定會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