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影響的往往不只是個人、而是一整個家庭。身為患者的家人,看著他因為疾病而逐漸失去元氣,而自己卻又不能幫上什么忙,這樣的無力感是許多家屬都親身體會的,到底,我們可以幫他什么呢?
沒有任何一位末期病患沒有心理上的苦痛,差別只在于表現出來的方式不同、以及面對的方式不同。
隨著年紀的增加,我們都不可避免的帶著許多慢性疾病在身上,而對于每個所謂處于“末期”的病人來說,身體上的苦痛更是少不了,像是疼痛、喘、無力、噁心嘔吐等,每個癥狀或許又代表著無盡的痛苦。然而,身體上的這些不適可以交由藥物來控制,但,心理上的苦痛該要怎么辦呢?
面對著有限的生命、感受著終點逐漸逼近,這樣恐怖的感覺會吞噬每個末期患者,記住,沒有任何一位末期病患沒有心理上的苦痛,差別只在于表現出來的方式不同、以及面對的方式不同。對于他們身體上的癥狀,身為家人的我們因為幫不上手而感到無力,因此對于他們心靈上的需求,我們總是盡其可能的想幫忙,但,是否您也很想幫忙卻不知道怎么幫忙?或是,覺得自己總是越用越糟呢?
「心理支持(mental support)」,是臨床醫療上很重要的議題,然而,現代臨床醫療繁忙的快速步調下,“心理支持”似乎成了一個“傳說”中的人物,許多人對它是朗朗上口,但確切是什么、要如何做、該如何做,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漸漸的,它成為了心理師、社工師、甚至宗教師才做的事,但,是這樣的嗎?如果連醫師都做不好,一般的民眾又怎么能做到呢?
其實,只要知道訣竅,“心理支持”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技巧。
我們沒辦法消除掉患者心理的苦痛、但我們仍要積極關心那些心理的需求
對于許多人來說、甚至是醫療人員,都不自覺得把心理支持給“神化”了,以為給予患者心理的支持后,就可以消除他心理上的問題,但其實這是不對的,甚至就因為這樣,讓大多數人卻步、失去給予需要的親人支持的機會。
安寧緩和醫療跟其他科別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們試著跟疾病共生”。對于大多數的疾病來說,在生病的過程內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不舒服,但在治療的時候我們不一定會逐一的針對這些癥狀做處理,因為只要最源頭的疾病治療好了,這些癥狀也都會跟著消失。但這樣的方法,卻不適用于我們末期患者身上,因為他們最源頭、最根本的疾病常常是沒辦法治療“好”的。因此,如何在沒辦法消除源頭的情況下、讓這些莫大的不適降到最低,就是安寧緩和醫療的特長,「雖無法治愈、仍要積極照護。」
而對于患者心理的苦痛,也是一樣的。對于末期患者來說,或許因為生理上的癥狀、或許因為面對著逐漸逼近的終點,造成心理上有著莫大的壓力與痛苦,而其中說到底、最主要的源頭還是那無法治愈的“末期疾病”,就因為這個“末期疾病”無法被治愈,試著想要“治愈”、“消去”末期患者心理上的痛苦,也是不可能的。許多家屬及醫護人員就是卡在這關,因為無法治愈、所以只好放棄,但這是不對的想法,即使無法治愈、仍要積極照護,這才是對末期患者最大的關懷。
做好心理支持最重要的第一步:了解患者心理的疾病是無法被治愈的
心理支持的核心思想:雖無法撫平、仍要積極關懷
千萬不要以為心理支持有什么高大上的技巧,要是有如此想法,就永遠無法做到,一定要深深記得,所謂的心理支持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抽象的概念大致有了,具體的方法該怎么做呢? 最簡單也最有用的就是:「傾聽」、「同理」。
首先要先知道,所謂的“心理支持”不等于“心理治療”,我們要做的絕對不是希望經由三言兩語,讓他們可以“看開”、“放下”,這樣高深的技巧常常是沒有任何人做得到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支持他、讓他感到「啊,有人了解我的苦了」,這樣就是心理支持的最根本意義及價值。
所以,所謂的“心理支持”其實說穿了就是“關心”,只要你懂得如何去關心一個人、你就懂得心理支持的最核心技巧了。
但,永遠要記得,要做到好的關心,就是要當一個好的聆聽者(傾聽)、以及好好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同理)。這非常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略。有許多人都覺得,“哎呀,關心還不簡單,這我做得到呀、我超關心我老媽的好不好?”這時你要好好想想,這樣的關心,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同情),還是對方的角度(同理)?
「唉... 我是不是快死啦...」
? ? 『哎呀,別,想這什么呢?你想這有啥用呀?要看開呀,佛祖在保佑著你呢!要看開呀!你看看你那兒子女兒一直陪著,多孝順你,醫生也給你打點得好好得,你別自己心里過不去呀,想這沒用、不要去想啦』
「... (沉默不語)」
上面這段對話,其實是天天在病床上都聽得見的,家人為了想要安慰患者,極力地勸他要看開、要放下、要舍得,但,真有這么容易嗎?這樣的回答,真的是他想要的嗎?
「唉... 我是不是快死啦...」
? ? 『嗯... 怎么會這么說呢?』
「我就感覺快死了,我看這病是不會好了吧...」
? ? 『是不是心理很難受?』
「難受呀... 當然難受呀...」
? ? 『唉,這些日子你一路從診斷、治療、到接受安寧照護,真的是好辛苦呀,這真的是沒有人受得了的路,你一定真的很不好受吧... 看到家里大家這么舍不得你,你一定更難過了吧... 真的是辛苦你了,你做得很好,真的,這不是每個人走得來的路... 還有什么想要說說的嗎?』
「啊,好苦呀、真的好苦呀!」
這段對話,雖然最后患者還是不斷說著好苦,似乎沒有真的解決他心理的問題,但,這些負能量是深深潛藏在每個末期患者心中,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有機會說出來、發泄出來,如此而已,這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其實,對于末期患者的心理支持,這個道理說破了真的很簡單,純粹只是方向的問題。走偏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無用,有時甚至是給他們更多的心理壓力。